.

葱来黝,鸡蛋换葱怀念故乡街头遥远的吆喝

中科与白癜风患者同在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6192220.html

葱来黝,鸡蛋换葱……

磨快剪子……镪菜刀……

这些几乎快被记忆模糊掉的叫卖声,你还记得吗?

是的,这些叫卖声已经很遥远很遥远了,要是你曾经真真实实的听见过当时大街上这最流行的叫卖声,对不起,你不要流泪,因为你和我一样,老了!

这耳熟能详的叫卖声,悠扬,顿挫、韵味十足,而且独居我的故乡——河北省宁晋县西部农村的特色。

记得那个时候,鸡蛋好像是万能的,不但可以美美的享受,还可以换葱换盐换韭菜,而且还能换铅笔换香烟换作业本……所以,每天临黑的时候,大街小巷就想起了“葱来黝,鸡蛋换葱……”的吆喝声,人们就那个鸡蛋,去换一把葱做晚餐上的菜。

“其实,葱来黝,鸡蛋换葱,这句话后面,往往还要接着吆喝一句,一个鸡蛋换一斤。”谈起这个话题,比我大几岁的同村老乡给我说。

那个时候虽说贫穷,但确实一个淳朴的年代,一些脑袋灵光的人,便开始穷则思变,做起了这种走街串巷小买卖,我老家大北苏村附近的地方,就叫“做小杰儿”。

是的,不说其它的“小杰儿”,就是当时的剃头匠,也是挑着担子走村串乡成为“移动理发店”,估计,那句“剃头的挑子一头热”,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吧。

至今,每当想起“山里红报,谁拿几串!谁拿几串山里红……”这样熟悉的吆喝声,眼前便浮现一个扛着一个木棍和麦秸制作的靶子,上面插满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的场景。

不过,我当时对这句吆喝声十分不理解:谁拿几串山里红?我拿,但是我没钱,你给我吗?

老家农村街头的吆喝声,像赫赫有名的“抬工号子”一样,可谓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一年四季,从春天吆喝到冬天……

卖小鸡儿奥嚎,卖小鸡儿……麦了换果了……葱来黝,鸡蛋换葱……这些吆喝声像一首时代的乐曲,慢慢的淹没在历史的流光中……

可是,我却不能忘记这些吆喝声,因为我尝过这吆喝中的味道:孩提时代,每天晚饭的时候,老屋大门口的那棵古槐树下,便响起“酥鱼喽,酥鱼……”的吆喝声。

可是,在那个刚刚能填饱肚皮的年代,一般人家是没有钱买一点酥鱼解馋的。可是,这个吆喝声却极具魔力,有一天我实在忍不住了,一听见这个吆喝声,便跑了出去,这个时候,天已经很黑,卖酥鱼的自行车已经围了不少人,乘他们不备,我出手了:悄悄的把手伸向自行车后架的柳框中的酥鱼桶里,摸着一天大约一寸长的小鱼,但不敢全部拿走,用手掐下一小段儿尾巴,慢慢挤出人群,然后把这个尾巴放在嘴里,天呢,那个味道真叫鲜呀!即使吃完这个小小的鱼尾巴后,把手指放在嘴里反复的吸吮着,感觉整个手都是这个酥鱼的味道。

离开老家后,不知道吃过多少名贵的鱼,就是长江源头的野生鱼,也没有了这个酥鱼尾巴的鲜香……

这难道就是鱼是家乡鲜,月是故乡明?其实,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家乡的记忆。

怀念家乡街头的吆喝声:葱来黝,鸡蛋换葱……磨快剪子来……镪菜刀……

(作者:张胜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