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虽说还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但却是对自己的家乡——河北省宁晋县李家营乡大北苏村情有独钟,或许,这就是预示自己以后成为游子、大北苏成为故乡人生命运吧。
因为自己从小就爱上了写作,而心目中最为牵挂和梦想的,就是绞尽脑汁,千方百计的把“大北苏”这个村名印在报纸上、刊登在书里面。
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年春天,突然得知要出版《宁晋县故事卷》,年少无知衣衫薄的自己,便开始梦幻般的策划,一定要让大北苏的名字,出现在这本书上。
老家有流传了数百年的王莽赶刘秀的传说,说的是刘秀在因为在宁晋死马后嚎哭,然后又在换了一匹马,最后在柏乡县固城店登基。于是宁晋便有了司马、豪固、换马店的村名。
令人遗憾的是,而这些传说中,却没有我那大北苏村的故事。
我突发奇想:大北苏村在司马、豪固、换马店到固城店路线上,正好可以加进去呀!
经过苦苦思考,灵感大发:不是固城店俗称王八城吗?而大北苏村东口那个大坑,正好叫王八坑,而且大坑的边上,还有一个掉了脑袋的石头王八,村里也有这个王八经常在深更半夜跑到老百姓家里偷油喝的民间故事。为什么不把这个事情融合到王莽赶刘秀的传说中。
于是,我就开始臆想:王莽赶刘秀。刘秀跑啊跑,一气儿跑到宁晋的司马村,把个能征善战的白龙驹活活累煞啦。没办法儿,刘秀步行到了换马店,才换了一匹马。刘秀换马之后,继续向南逃跑。当走到大北苏村东口的大水坑时,那马前蹄一立,把刘秀颠下马来,正好摔在这个大臭水坑哩。这水坑住着个千年王八精。王八经常到村里偷油喝,搅扰的人们不安生。这天王八精偷油喝回来,正睡大觉哩,听见“咕咚”一声,睁眼一看,真龙天子掉进水坑里。要是刘秀有个好歹,王八精可担不起。它赶紧把身子一拱,将刘秀顶到坑沿上。刘秀到了干地上,看见了王八精。心说是王八把他弄坑里了,二话没说,抽出宝剑,把王八脑袋削了下来。说来也怪,那王八脑袋削掉之后,并不落地,一道白光飞走了。刘秀一见,不知是怎么回事儿,骑上马就跑。那马也怪,说啥也不听话啦,跟着白光飞跑。王八头到了柏乡固城店时落地了,白光也没了,那马也不跑了。正好,刘秀跑散哩兵将也到了固城店。刘秀把杀王八哩事对大伙儿说了说。大伙儿都说:“这是好兆头,砍了王八精,就是杀了王莽贼。”于是便在这里登了基……
最后我还说到:固城店被老百姓习惯叫王八城,就是纪念为刘秀登基而被杀死的王八以及那个落在固城店的王八脑袋。
我把这篇稿子写完后想到:自己是个小破孩,人微言轻,一定要拉虎皮做大旗!
我思来想去,想到大北苏村的张老别老爷子,据说,他是我们村里唯一考上秀才的人,但不巧的是,他刚刚考上秀才,科举制度被废了。但由此也成为我们村里赫赫有名的文化人,不但会双手打算盘,还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而且也是我家老辈就非常友好的忘年交,我打算盘、练毛笔字等,都是他教给我的。
我拿着这篇稿子找到张老别老爷子,他看后赞不绝口,于是我就在稿件后面写下:讲述人:张老别,男,80岁,宁晋县大北苏村人;采录时间地点:年4月1日于老别家。
遗憾的是,这篇稿子在《宁晋县故事卷》刊登出来,却变成赵村“王八坑”的传说。而且还添加了“赵村庙,王八坑,不是下雨就刮风的顺口溜”……
可是,我不知道现实中赵村南口究竟有没有王八坑,但无论如何,大北苏王八坑和赵村王八坑就有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渊源……
令人欣慰的是,讲述人张老别老爷子以及采录地点等,一字不动的刊载了出来,大北苏的名字也自豪的登上了《宁晋县故事卷》!
前几年,和我同村的博士刘旭青,在他发表的《读“宁晋县故事卷”有感》一文中说道:赵村“王八坑”的传说,在我们十里八乡流传,“赵村庙,王八坑,不是下雨就刮风”,然而是不是像这句话说的这样我倒是没有考证过,真的会“下雨刮风”吗?看来以后赵村过庙会我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