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哈特的自我认知之路

北京医院治皮肤病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我可以和3岁的孩子一起看这部动画片,也可以跟90岁的老人一起探寻其中的深意。

众所周知,王菲和李亚鹏的女儿李嫣,本是一个让人艳羡的“星二代”,却带有天然的身体缺陷——上唇腭裂,也就是俗称的兔唇。

虽然可以通过手术治愈,但修复周期较长,随着李嫣一天天长大,她发现了自己的不同之处。

一年级时,李嫣曾经问过奶奶,“我的嘴唇怎么跟别的小朋友不太一样?”

奶奶反问:“艾美丽和她姐姐一样吗?”

李嫣:“不一样。”

奶奶:“晓雪跟林林一样吗?”

李嫣:“不一样。”

奶奶:“就是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

毫无疑问,李嫣是幸运的,睿智的奶奶帮她清除了自卑的种子,父母和姐姐的真心呵护,让她成长为一个自信阳光的女孩。

而《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的主角哈特,一只被食草恐龙养大的霸王龙,也拥有李嫣这样的幸运人生。

当哈特还是个蛋的时候,就因意外和亲生父母失散,被一只好心的慈母龙捡到,抚养长大。

在肉食动物天性的驱使下,哈特不告而别,从树林走向平原,回归了霸王龙的生活。

长大后的哈特,偶然收养了一只食草的小甲龙,开启了新一段奇异的亲情。

后来,火山频繁喷发,恐龙们的生存环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哈特决定找到养母,保护她的安全。

这个故事的漫画原著在豆瓣评分高达9.1,改编成动画电影后,也获得了8.9分的高分,在豆瓣电影的TOP中,排行第。

很多父母都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为三代人之间的亲情之美感动落泪。

但实际上,这个故事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从哈特由胆小困惑到自信坚定的成长之路,我们可以看出他是如何一步步跟自己的与众不同(曾经是弱点,后来是被人讨厌的优势)和解,最终拥有了强大的内心世界。

这正是当下人心浮躁的时代,我们最需要学习的:如何正视自己和他人的差异,减轻身份焦虑,活出独一无二的自己。

第一阶段:谁都有不喜欢吃的食物

哈特一出生,慈母龙族群的长老就发现了他尖利的牙齿,怀疑他是肉食恐龙,担心他将来会对族群不利,要求妈妈丢掉哈特。

但妈妈不忍心抛弃这个刚出生的小生命,宁愿脱离族群,也要抚养他长大。

因此,哈特小时候,只跟着妈妈和哥哥一起长大。

即便是这样,哈特还是很快发现了自己的的不同之处。

慈母龙是草食动物,妈妈和哥哥都可以吃草为生,哈特的身体却无法消化粗糙的草茎树皮,只能吃软软的浆果度日,身体非常孱弱。

妈妈和哥哥从没有嫌弃过哈特,每天都辛苦地为他采集软软的红浆果。

可是哈特始终在心中有种恐惧:我为什么比别人差?

直到有一天哥哥无意跟哈特说了一句,“你跟我长得不一样”,哈特马上崩溃大哭。

他鼓起勇气问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像其他人那样吃树叶和橡果?

妈妈轻轻抚摸着哈特的小脑袋告诉他:谁都有不喜欢吃的食物。

这个回答温柔又智慧,化解了哈特心中的自卑,让他完成了第一次心灵的成长。

第二阶段:我可以思考选择吃还是不吃

哈特回归霸王龙的生活之后,一直不敢回家去看望妈妈。

他在和朋友谈心时吐露心声,害怕自己会吃掉妈妈,担心妈妈看到他就会害怕。

当火山喷发,妈妈可能有危险的时候,哈特顾不上太多,决定回去保护妈妈。

在遇到妈妈的族群时,慈母龙看到他都非常惊恐。

幼时亲密无间的哥哥也站在族群这边,把他看成是危险分子。

对于哈特提出的马上迁徙族群的建议,他们都不肯接受。

情况危急,哈特干脆喊着“不走就吃了你们!”结果真的起了作用,慈母龙的族群开始向着安全的地方走去。

找到森林中的妈妈后,哈特此前的忐忑都化为乌有。

妈妈一眼就认出了他,还假装生气地训斥他“居然擅自离家出走不回来,知道我有多担心吗?”

妈妈完全没有害怕他,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紧紧地把他拥入怀中。

这份信任,让哈特找到了内心的平衡。

当哥哥问他“你不吃肉吗”时,他坦然地回答:

“吃,不吃的话我会死。

不过我现在会思考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

实际生活中,我们和周围的人,不会有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这样的巨大的差异。

但是和哈特一样的是,很多时候,优势也会成为我们的软肋。

有调查显示,遭受校园霸凌,被同学冷落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是成绩好的同学。

那些不搭理“好学生”的同学,很多不是讨厌他们,故意欺负他们,只是单纯地认为成绩好的人就一定高傲,看不起人,自行退避三舍。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本性会对比自己强大的人有畏惧之情,选择敬而远之。

被孤立的“强者”,如果内心不够强大,就会以自己的优势为耻辱,陷入自我否定的情绪,白白浪费了一身能力。

因此,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的人,应该像哈特这样,学会控制自己的优势,不用来欺凌他人,而是帮助他人。

一个跆拳道黑带的男生,也许会令朋友害怕,毕竟万一动手,没人打得过他。

但他可以明确地告诉朋友们:我是很会打架,但我只会选择在场馆里训练,选择在遇到坏人时挺身而出,而不会选择随便对身边的人动手。

就连绘画这种看似文静的技能,有时候也会变成伤人的刀子。

有的小朋友会把同学画成漫画,恶意放大、丑化他的形象。

而在善良之人的手中,它可以用来保护人们。

河北省宁晋县的高中生谷子矜,15岁时,就制作了以“家庭消防”为主题的《子衿和你学消防》公益短片,获得了“消防宣传大使”的称号。

今年,才16岁的谷子矜,又手绘漫画制作了《新冠病毒防控歌》,为抗击疫情做出了一份贡献。

我有一份能力,我选择用它帮助他人,这样才能进入自我肯定和他人肯定的良性循环,滋养自身,造福社会。

第三阶段:弟弟们应该和同类一起生活

影片的最后,因为火山喷发导致居住环境恶化,慈母龙的族群要向北迁徙。

刚和哈特重逢的妈妈舍不得离开他,提出带着弟弟们留下来,跟哈特一起生活的想法。

但哈特微笑着拒绝了妈妈。

因为,弟弟们应该和同类一起生活。

作为一只从小没有跟同类一起生活的恐龙,哈特太懂得其中艰辛。

妈妈和哥哥的疼爱,都不足以打消他的自我怀疑。

长大后收养了“很美味”,哈特对他进行了残酷的身体训练,只为他有自保之力。

却忽视了“很美味”的品种不同,身躯过于娇小,不管练就了多么厉害的功夫,当他遇到其他霸王龙时,绝对的体型差和力量差,让“很美味”毫无还手之力。

只有和同类生活在一起,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和他人的对比。

无论他人是有意还是无意,当我们和不同特点、不同三观的人在一起时,真的太容易受到伤害了。

大学班上有一个男同学,实际上称得上中产家庭,但他全家还住在农村,平时的吃穿用度也比较简单,一度被认为是家境贫寒。

大学毕业前,女朋友的妈妈给他打电话,要求他跟女朋友分手,因为女朋友是干部家庭,妈妈认为他“配不上”。

挂完电话,一个20多岁的大男生直接哭了出来。

虽然在表明了他的家境后,女朋友还是回到了他的身边,但他心底一直记着那个电话,几年之后跟我们提起,还是难过地说:

“被人看不起的滋味真的不好受。”

别人的误会和白眼,并不能对我们产生任何物理上和物质上的影响。

我们口袋里的钱不会减少,身体上不会被划出伤口,但对于心灵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的事情。

最无力的是,我们很难改变别人的认知。

一个人的内心再强大,都是有一定限度的,都需要从外界得到认可和肯定。

因此,在经历了第一阶段的自我肯定和第二阶段的自我约束后,我们还需要第三阶段,改变所接触的小环境。

英国随笔作家艾伦德波顿在《身份的焦虑》一书中,提出缓解身份焦虑的方法之一,就是要有波西米亚式的心灵态度。

19世纪初,在西欧和美国出现了有一群特立独行的人。他们衣着简单,喜欢博览群书,穿着打扮前卫,喜欢投身于艺术和情感,不太重视商业和物质上的收益。这些人其实就是“波西米亚人”。

当时的资产阶级根据事业、财富上的成功与否,公众声誉如何,来决定一个人的社会身份。

但波西米亚人认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是作为个体,去更好的感知和认识世界。

波西米亚认为,我们在与主流文化资产阶级相抗争时,能时刻维持信心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了当时的群体小环境,依赖了我们所交往的人的种类,依赖了我们所阅读的书,和我们所听的的话是什么。

因此,“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态度”,就是尽量避免接触势力的人群,只跟同等价值观的人群相处,简单点说,就是“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对于那些三观不一致的人,就让我们活在各自的世界中,各自快乐,互不打扰就好。

结语:

哈特和妈妈最后分别时,深情告白:

养育之恩,无以为报,

我很自豪是你的孩子。

这份自豪,幼年时的哈特说不出来,因为他在自卑,觉得自己是妈妈和哥哥的累赘;

青年哈特说不出来,因为他在自我否定,以优势为耻辱,时常担心自己会伤害妈妈。

还好,他足够幸运,遇见了温柔的妈妈、可爱的儿子、亲密的朋友,在他们的鼓励下,最终走出心魔,放下焦虑,长成一只真正强大的恐龙。

时常因自身的不同之处(没错亲爱的,那些不是你的缺点,只是不同)陷入焦虑的现代人,或许都可以从这只恐龙身上,学会坦然的处世态度,活成独一无力的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2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