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晋县历史上第一名人明内阁首辅兵部

但凡提到“衣冠冢”,死因无外乎两种。

一是,通敌叛国,谋大逆,被寸磔于市、凌迟处死等等以极刑泄愤。

一是,城破被屠灭或战场被团灭,皮肉糊成一团,残肢断臂,不易辨析。

本衣冠冢的主人公曹鼐先生牺牲在明英宗正统年间发生的土木堡之变中。在曹先生衣冠冢上,后人所立的石碑中,简体年号、繁体介绍的方式竖排罗列出先生一生殊荣,如:宣德,八年狀元;正统,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景泰,贈少傅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謚文襄;天顺,加贈太傅改謚文忠。这块碑石涵括了明宣宗及他的两个儿子英宗、代宗三位皇帝对先生的加封。明英宗被蒙古瓦剌放回、被明代宗囚禁成太上皇八年后发动夺门之变,因此,正统和天顺都是英宗的年号。

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至满清帝业被终结,来自北方的威胁就没有消停过。

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清、沙俄…,虽然说每个朝代面对的或游牧或渔猎民族不同,但都从根本上确定了多数情况下,上述两种类型民族进攻而农牧民族或定居于农耕区的游牧渔猎民族防守的特征。

衰败时,任人宰割;强盛时,又起妇人之仁。

明朝是以汉本位建国,恪守华夷之辩的朝代。蒙古灭宋后,不少士大夫视为奇耻大辱,不愿意大好河山遍地腥膻。在民族关系上,元朝刻意划分等级,以南宋统治下的汉人地位最为低下。甚至被蒙古人引进的阿拉伯人等色目人在华夏故土上都高高在上。这就导致自上至下的汉人对蒙古人统治极为不满。底层的民众被视为畜生,受尽奴役和侮辱。最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明朝建立后一举将蒙古逐出中原,但并没有瓦解蒙古对中国的威胁。

从迁都北京至土木之变,已过去30余年。天下承平日久而武备松弛,当年那些驰骋沙场的伟俊武勋都变成了生疏骑射的白发老者,那些空享爵位的权贵二代更是不识兵戈。而此时从蒙古分裂后的瓦剌部却不断壮大,不停地向明朝边界挑衅。而明朝向来有不和亲、称臣、纳贡的传统,因此两方大战不可避免。尽管瓦剌声势浩大,然而明英宗才不怕这些呢,他还想像他的高祖、曾祖那样建功立业呢。

尚书邝埜、侍郎曹鼐苦苦进谏说,臣下死不足惜,陛下龙体怎能冒险轻进呢?可明英宗只听信王振一人,这君臣二人估计没少读汉武帝本纪,张国臂掖、封狼居胥的故事肯定让他们心血沸腾。皇帝亲率满朝武勋文贵、京城精锐等一行十多万人锦旗招展地抵达了大同,当见到弯弓搭箭、能征善战的瓦剌骑兵时,君臣又起了退意。明军原定由大同至蔚州,南过飞狐峪、东穿紫荆关,到河北易州后北返京城。这时权宦王振极力反对此方案,王振正是河北蔚县人,他生怕军马行进践踏了家乡的庄稼。结果明军主力在河北怀来县土木堡这个地方被尾随多时的瓦剌全歼,朱祁镇被生擒。一场彻头彻尾的大闹剧至此落幕。

朱祁镇夺门后,在阴谋家撺掇下处死了京城保卫战的组织者于谦,并且他还会时不时地怀念起王振。很多人说他是好人,他信任过每个好人和坏人。他还废除了人殉,天呐!他居然废除了人询。被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批判的体无完肤的殉葬制度,并在战国时期几乎完全禁止的奴隶社会性质的丧葬陋习,居然在年后的明代被彻底废除。英明的英宗可曾对死于土木堡之变和北京保卫战的那些文臣武将军士农民有过忏悔吗?还是觉得为了朱明的江山社稷,这种死也是死得其所呢,这种家天下真是可怕得很啊!

土木堡之变后的明代国力虽然由盛转衰,却从此开启了明中后期的人性光辉时代。

曹鼐衣冠冢位于宁晋县城G(以前的省道定魏线S)与G(昔日的省道郑昔线S)交汇处南行米路西。衣冠冢东侧的道路可谓是充满了传奇,由村道步步攀登到国道。衣冠冢南侧立碑三块,中间有碑高大,且有碑亭保护,其余两侧碑体略小,完全裸露。西、中、东三块碑分别立于成化六年()、嘉靖三十五年()、正统十二年(),横跨百余年。

正统十二年碑为曹鼐生前碑,碑文能辨认“奉天承、皇帝制曰...,左侍郎,翰林院學士...,大明正統十二年十二月”等字,这是座朝廷圣旨碑,加封曹鼐的具体官职。

成化六年立《奉天誥命之碑》:“賜進士出身...,奉天承,皇帝制曰,國家群臣勞勤於君事者...,...有褒嘉,今特贈爾為嘉議大夫、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制曰,為君欲其臣盡忠,於國者則×體其心,而×其志,×古聖王,知人情之莫不...,故制推恩之典以伸獎勵之意,...曹鼐祖...,大明正統十二年二月十三日,成化六年十二月初八日衣衛...司百戶孝元孫榮立石”。

嘉靖三十五《皇明榮祿大夫加贈太傅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謚文忠曹公神道之碑》是由三块断碑拼粘而成的。碑文记录了曹鼐“公名鼐字萬鍾別號恒山世×真定府趙州寧晉縣人”,紧接着讲述了朝廷追赐曹鼐父母、继母、祖父母的情况。

正中嘉靖碑为颜体刻石,除去不知什么年份一分为三的破损连接处外,其他部分字迹清晰可辨。两侧稍显低矮的露天碑采用欧体镌刻,东侧曹鼐生前碑的清晰度明显不如他去世后加刻的西侧成化年间碑。

观三处明代荒碑,看古人用字之严谨。皇帝制曰:“制”、“製”都是传统汉字,“制”表示制度、体制,与权力有关;“製”表示制衣、制造之义,年一简施行后,两字合并为一“制”。到了今天,很多人都以为笔画多的是繁体字,因此造成,制被当成了新造的简体字。即使像那些比较驰名的毛笔品牌,也会在笔杆上使用“某某某筆莊,某某某監制”,真是一件憾事。公名鼐字萬鍾:“鍾”“鐘”合并为“钟”,“鍾”表示钟情,“鐘”表示钟鼓。为此,钱钟书先生的名字终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委曲求全地更名成“钱锺书”,这擦边球只能说擦得漂亮,既不违背钱先生意愿,又不违反规范汉字规定。

每时每刻来来往往的平行经过此墓的交通工具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没有多少人会对曹鼐的衣冠冢留意,即使有,也不过是,匆匆瞄一眼,瞧,那不过是一座修得排场些的农村坟场而已,这难道不是离去者希望的清净无争的葬身之地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