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走天下明清之后邢台旅游文化

鹊山回生

考察邢台旅游发展过程,到明清时期出现一个高峰,尤其是在明代,由于顺德府的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新一轮的城市建设,特别是顺德府南关经济的不断发展,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

首先从大的政治环境说,明代开国国都在南,后经历了“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于北京。通过政府一系列安民政策后,推行“家给人足”、“斯民小康”天下治平方策,在进行邢台乡村调查时,大部分村庄的历史均称为明永乐移民,使社会得到了安宁,经济复苏迅速发展。

1.明清城市建设是旅游发展的基础

顺德府城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城邑,在历朝历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独特的分量,这三大元素造成邢台顺德府城的辉煌。元代之前为州治,自元代开始为府治的所在地。城处于“天下脊”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台地,古人评价顺德府城的地理形势时说:“依山凭险,形胜之国”“当四方之衡,西接太行,北控常山,东界齐鲁,南带漳卫,河北之襟而河东之藩蔽也”。府城不仅是重要的军事要地,还是经济重镇,“顺德府的好南关”就是自元代之后形成的商贸集市。

元代时期,邢州改顺德府后对原邢州城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大元百年间,顺德古城内建筑栉比,建筑宏大。元代末年,红巾军与守城元军在此进行战争,使宏大的顺德城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明代政权建立以后,顺德府城的建设也随着形势的稳定开始恢复。明《顺德府志》记载中,明代第一次对府城进行修建是在天顺四年(),这也是明代建立近百年后第一次对府城的大规模建设。据记载此次修筑在顺德知府杨浩的主持下,增建了瓮城二重,在四门起建层楼,对各门进行命名,“东曰朝阳,西曰阜安,南曰通远,北曰拱北。”杨浩,字文渊,山东济宁人。天顺元年()改元以运判职升任顺德知府。在任期间他为邢台百姓做了许多好事,离任后,在顺德府城内为了他立了去思碑。

成化二十一年(),陕西宝鸡人林恭到顺德府上任。在任期间,他对顺德府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恢复了堞墙,在四隅修建了角楼和箭楼。同时在东门、南门、北门外复筑了三座石桥,以方便过往行人。修建完成后,林知府还改题东门为弘济门,南门为来熏门,西门称挹秀门,北门题为承恩门。

嘉靖元年(),河南灵宝人王言重等对府城的城壕再次进行整修,并在护城河水两侧种植了柳树千余株。

万历九年(),河北嵩县人王守诚来邢任知府。关于王守诚对顺德府城的修建,各版本的《顺德府志》与《邢台县志》记载较多,是因为他将原来的府城土城墙,改易为包砖城墙。志书记载:“嵩县王守诚,始易砖石,石基高丈,砖面三复厚入七进,高三丈五尺,厚五丈有奇,围十三里二十丈,楼台警铺改作视昔倍三之一也。又于四隅四门添马道五,改题南曰率宾,取合九省而北达京师之义,东曰望齐,以齐有城邢之功,西曰归安,以邢西有夷仪之迁,北曰鸳水,厥水在北因以为名浚。”同时加深了城隍,时任推官的王宣化在府城周围又植种了各种树木千余株。

对于王守诚修筑府城一事,隆庆五年()进士,时为翰林院编修的王祖嫡专门写了一篇《顺德府修城记》,文中说“顺德古邢国,商祖乙所迁之邦,汉巨鹿常山。地广衍平旷为百战之场,太行蜿蜒,适居断麓,可据以守。”这也是在今天宣传邢台文化中常常引用赞美邢台古城的名句。

王守诚之后,历代对府城进行过修缮。

清代乾隆十五年知府徐景增对南北二门进行修建,并改题北门为拱辰门,南门为来熏门。后多有修缮。

明代万历之前,府城内有大街六条,分别为宣化街、寅宾街、希古街、迎恩街、崇礼街、兴贤街。除六条大街还有尚礼巷、永丰巷、永宁巷、集贤巷、怀仁巷、演武巷、崇志巷、南营、北营九条巷子。街巷中建有楼堂馆所及居民住宅。城中建有高大的清风楼,在清风楼后建筑了顺德府衙门。府衙西北角建有文庙。文庙西侧建有龙岗书院,因邢台县附郭于府城内,在府衙门西侧建邢台县衙。府城的四向都建有庙宇,最大的为东北隅的开元寺,北向的净土寺、龙兴观,西北隅的天宁寺,西南隅的通真观。

府城四门外有石桥跨护城河与城外相通。府前大街与南关相通。在城北建有柳溪园,城西北有达活园。

2.顺德府景观及八景

明清文人对顺德府辖区的景观进行了很好的总结,有顺德十二景之称。

李京,邢台人。清代顺治年间的正贡(恩贡),曾任湖广岳州府(湖南)巴陵县知县。墓在邢台县南柴家庄,曾出土墓志铭一盒,志文中记录了李京一生的事迹。他在整理《顺德府志》中,把邢台及其县域的文化景观进行总结,概括为顺德十二景。这顺德十二景分别为太行叠巘、大陆澄波、尧山圣迹、鹊庙仙迹、百泉鸳水、达活龙湫、群楼远眺、古刹春游、宫墙柏影、雉堞荷香、龙岗霜月。

十二景的原文:

第一景太行叠巘“太行万里也,自龙门至医无闾,绵亘万里,皆太行也。中条、王屋、玄岳、五台,福地洞天,不可胜数。大河北之干龙,东西界之襟带,控燕、韩、晋、赵、郑、卫、齐、梁。在顺德则屏障西北,近入几案,视他郡为密迩。支颐丽瞩,以供朝夕。诗曰:迎眸爽气自西来,紫翠重重次第开。不尽云霞时隐见,无穷岁月漫徘徊。此中是有桃源洞,世上何多滟滪堆。但得纸驴张果赠,太行朝去暮邢台。”

第二景大陆澄波“大陆既作,北过洚水,至于大陆。夏禹疏九河,分九州岛旧迹也。今旧迹虽迁移,泽尚在任县。近而漳水、滏水、洺水、湡水、淲水、洚水、澧水、泜水、泲水,九水汇于此。一名小东湖,一名张家泊。八月,水平万顷,茫然涵虚混太清矣。诗曰:汪洋千顷势何雄,九水同归一泽中。波静天光分上下,浪翻地影失西东。鱼龙吞吐争春雨,鸟雀擎飞向晚风。明月兼阴杨柳岸,渔舟人唱藕花丛。”

第三景尧山圣迹“尧山,唐山县之北八里,一名虚无,又名巏山务,又名宣雾。帝尧受封于此,后都山西蒲坂。旄山、孔岗、干言山、卧牛山,尧山内之他山,因山之形,人之重而名之。帝尧庙,尼父祠存焉。京师南行千里,坦途如砥,而征车召登陟,马首翠微自尧山始。诗曰:平原东陆结山岗,灵秀飞来接太行。日耸丰碑霄汉回,雨收废寺碧云凉。帝尧封邑名还在,尼父停车道未荒。斗大孤城人世变,时雍非复旧陶唐。”

第四景鹊庙仙迹“鹊庙,内丘蓬山中,一山形如鹊,有首有尾。春秋时,赵简子病,秦越人诊脉,知七日而悟。简子神其术,赐越人扁鹊田四万亩。宋仁宗疾,梦人予药一粒,自言是秦越人。痊,问履历,建庙于鹊山,祀封灵应王。岁三月,四方千里祀者,充满岩谷。庙之西龙腾山太子岩,神僧咒龙,虢太子出家处。诗曰:巍峨宫阙已千年,劫火曾灭世几迁。古柏虽沾新雨露,残碑犹峙旧山川。人声响彻惊三月,神贶通灵落九天。安得上池明洞水,膏盲痼疾起沉痊。”

第五景百泉鸳水“百泉水,即湡水也。《山海经》云:出襄国城南,泉有百孔,故名百泉。上下两泓,中有径如鸳鸯背,两泓如鸳鸯翼,又名鸳水,郡以此名。古今吏邢者,开浚沟渠,筑之堤闸,以滋灌溉。邢、沙、南用水之利,大小二十村,田千亩。碱卤田为膏腴,中下田供上上赋。诗曰:泉涌碧沙坑漾深,净明润物作甘霖。双泓澄澈千家玉,百道流澌万亩金。日日有人耕夜月,村村无地不风林。从来疏凿归沟洫,泽被邢襄自古今。”

第六景达活龙湫“淲水。《水经》言:在邢州。邢西山水,百脉千流,散而成河,离城三十里伏而不见。非雨集,河常涸也。至城西北五里,涌出水一潭,深不可测,蛟龙潜焉,曰达活泉,氵虒水涌出者,祷雨即应。潭面仅一、二亩,岁大旱不涸,流入城壕卫城,亦可分流灌两三村田。诗曰:七十二河涵水灵,广源流伏涌郊垌。潭开五亩玻璃镜,林绕千山翡翠萍。日丽杏桃花散锦,风吹杨柳絮为平。有时雷雨黄昏夜,夜惊蛰龙出野汀。”

第七景郡楼远眺“郡城内有楼焉,高十余丈,俯视城内外,望十五里远。西山爽气,入窗牖栏楯间,日夕万家烟火,如缕如织。城南七里河如带,百泉、达活泉如雨落星湾。鼓钟其上报晨昏,为郡谯楼。进府署由楼下行。建自唐宋。诗曰:百尺丽谯不记年,千家灯火夕阳天。登临平讶乾坤合,荡漾低看日月悬。帘卷行山来暮景,窗开陆泽起寒烟。钟声报漏仍高望,夜气苍茫北斗边。”

第八景古刹春游“东开元寺,创自唐。万安和尚阐扬佛教,建木浮图,高五十丈,中可容数千人。金元时,火焚其顶,又铲其腹,存其足,尚存八九丈。明初,因其基,覆以琉璃瓦,如五瓣莲,名五华殿。柏数十株,合抱围。正月十六日,贩农器者云集成市。合邑之乡民之力农者,争售其器,亦有妇女游,竟日而罢。诗曰:大刹开元自昔称,琳宫绀宇尚层层。此时象教终难问,旧日浮图不可登。钟阁云深龙护寺,香台地古佛留僧。嬉春四远人成市,柏子庭前鼠咬藤。”

第九景宫墙柏影“顺德府儒学,南北长二百三十一步,东西广一百一十一步,殿庑弘敞,宫墙崇峻。古柏数百株,霜皮溜雨,黛色参天,童童曲曲,皆唐宋间物。形胜甲天下,日月丽影,印拂阶墀,如筛金沥玉,风动声清远,袅袅似鸾凤鸣经,行其下,起人仰止敬肃,爽朗畅悦。诗曰:宫墙古柏碧森森,培植千年雨露深。泮水滋成苍秀色,芹香熏老岁寒心。讲堂照日云流砌,书阁凌空月满林。天际笙簧风细细,诸生弦诵和歌吟。”

第十景雉堞荷香“郡城高坚,池复深阔,女墙分列,箭楼威壮。四门门四重,左出右入,他郡无也。池种莲,东北最多。开时如散妙莲花,如众香国,池如香水海。北门外旧时有亭,曰君子亭。金大定间修后,改曰柳溪亭。为游憩玩赏胜地。今废址仍存,莲香尚在人心目。诗曰:四围杨柳绕城堤,池内荷花开放齐。露滴珍珠擎翠盎,风飘绛缟落青泥。人游洛浦情偏荡,酒载兰陵醉欲迷。玩赏流连归去晚,戍楼角动月明西。”

第十一景龙岗霜月“龙岗,西城外城西北隅起,西南隅止,长五里,高五丈。厚二丈许,土龙也。如绳如带,如龙如蛇,后周以此名县。无林木蔽,少农牧践。八、九月,霜月凝空,城头下瞰,蜿蜒蠕蠕,似动似走,似起似卧,有五色云护之。元儒董朴结庐其傍,讲周、程、张、朱之学教士,隐居五十年,号龙岗先生。诗曰:郁郁葱葱五里长,城头远眺小平岗。晓风浮动黄如雾,夜月轻微淡似霜。高不居村分土聚,逶迤近郭护金汤。回旋龙脉饶形胜,北拱皇都控大荒。”

第十二景擅台烟雨“顺德,信都也,即邢侯国城,为卧牛城。首西南昂然,尾东北伏然。牛首下有石如柱,立土中数丈,不得根,名栓牛石。地多榆、柳、槐、枣,蒙密蓊蔚,杂果树更伙。岿然土丘,相传战国时,赵成侯都邢,魏献“荣椽”,因筑檀台,以朝诸侯。今烟雨之朝,林莽中犹见台也。诗曰:高台原在此邢州,不见荣椽空土丘。衰草凄凄迷故址,荒林莽莽尽耕畴。淡云疏雨流霜月,穴免栖狐卧喘牛。感慨西风凭吊者,谁人能说赵成侯。

除顺德十二景外,邢台所辖各县也区域内的景观进行了总结。

邢台八景即为邢台县八景。民国32年(),时任邢台县长的张栋编辑邢台县志;开始对邢台县的文化进行整理,对邢台县人文景观进行了梳理,添加了邢台八景的内容。

邢台八景分别为鸳水灵井、郡楼远眺、野寺钟声、达活名泉、仙翁古洞、玉泉夕照、鼎梅晴雪、柳溪春涨。用地域分,八景有三个是描述城内景象的,五个是描述城外景象。有四个是写水景观的,两个写山,余则是场景感受。八个景观的选定基本上反映出邢台县的历史文化内涵,因为府县同城,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邢台城的文化景观。

邢台各县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八景”文化。

任县有渚阳八景:流水环漪、宫墙灵井、蔡桥晓月、彰台晚照、东湖胜览、圣水灵波、西刘烟柳、双塔钟声。

隆尧县有唐山八景,即为:佛光亘大、松蟠龙斗、仆碑云峰、水泛桥浚、南楼晚照、邮亭朝佛、风送铃声、河水如带。

柏乡有槐阳八景,即为:古鄗旧址、光武遗踪、高庙晴云、左海碑阴、虹桥新涨、泲水流清、太行晚翠、慎斋书院。

平乡八景为:滏岸柳阴、汉城晨雾、西池秋涨、奎楼晚霞、沙丘树色、北阁远山、枯洚夜涛、长堤春草;

广宗有宗城八景:梨花春雪、枣实秋丹、拂城高柳、倚寺平台、西河古岸、东郭柴桥、沙原猎骑、土屋村烟。

巨鹿八景有:漳河春涨、大陆晨耕、石鹿归云、团城霁雪、古寺钟声、旧城楼阁、柳洼风清、花窝春晓。

南和有和阳八景:笔架耸翠、澧水扬清、凤池春烟、鸡台晚照、梅亭绿荫、荷沼香风、古刹晴虹、仙坛秋月。

临城县有八景:西山晴雪、董岗寻胜、普利梵钟、桃洞听泉、泜水春阔、尧峰晓翠、铁岭樵歌、钓盘渔唱。

威县有洺阳八景:仙山攒碧、甘泉澄清、洺阳弦诵、文殊佛灯、孤忠新祠、双陵古迹、上垅云香、南楼月色。

清河八景:甘陵草色、廉墓霜花、莲沼并蒂、御河远帆、茶堂龙爪、石柱凤鸣、贝州晚霞、鲧堤夜雨。

南宫在八景的基础上再增二景,即有了南宫十景一说,这十景分别为风亭麦饭、彤塔凌云、平岗凤翥、微峦叠翠、泮水芳莲、石佛精庐、古槐插汉、义姑遗烈、扁鹊旧封、丹朱古墓。

宁晋八景见于明正德《直隶真定府赵州志》。八景即:丁桥献鲤、漳水归帆、瑶台月夜、洨口秋声、河渠绿柳、铺头红莲、谯楼暮鼓、南寺晓钟。今已不见胜景,仅遗迹尚存。

其中有丁桥献鲤很有意思,说的是在宁晋南关旧有丁桥,相传山西人孙公曾在宁晋做买卖,心地善良,死后成神。明朝时,有兵祸降至,孙公显形,告诉人们避祸。梦中告诫队伍首领不可屠杀宁晋百姓,明日当献双鲤。果然第二天,部队上了丁桥上就有双鲤跃上桥面,正应主将梦中所见。这部队不敢进城,城中百姓得以保全。

清代道光年间,湖北江夏举人鲁杰任沙河县知县(-),问政之余,遍访县内古迹名胜,仿效燕京八景之制,命名沙河八景,并作诗以纪之。诗有总序,序曰:沙邑地当冲途,虽一片沙漠,满目凄凉,其中颇有胜境,堪供吟眺。特仿京都八景之例,各系以诗。记载于沙河八景诗载之于鲁杰所修之《续增沙河县志》。

宋墓烟树:食膳铺西里许,有唐宋文贞公墓,前为飨堂,四围茂林,云烟弥漫,堪入画图。诗曰:遥瞻华表竖平冈,草色青青老树苍。指点浓烟深护处,开元丞相旧祠堂。

河堤晓月:南关河堤铺外,平沙浩浩,垂柳依依。过客晓征,望残月一钩,合吟鸡声茅店之句。诗曰:沙涌河堤一望遥,晓风杨柳舞千条。多情更有溶溶月,伴送行人过短桥。

西山积雪:县西境皆山,千峰依日,万嶂插天,雪后西望,樵客牧童朗朗如玉山上行。诗曰:西山排就好班联,雾髻烟鬟共斗妍。昨夜天公酣玉戏,环瑶堆满白云巅。

梅亭夕照:梅花亭,为宋广平建,虽无疏影横斜、暗香浮动,而古木寒鸦,夕阳返照,亦觉别有幽趣。诗曰:孑立长安大道傍,梅花亭子未全荒。暮云归去余霞散,剩有寒鸦噪夕阳。

唐柏耸翠:县治西北隅,有寺名梵爱,旧有古柏数株,相传种自唐代,观其霜皮溜雨,黛色参天,自是千百年物。惜无杜少陵为制古柏行一章。诗曰:几株翠柏欲参天,种自前唐岂浪传。怪底古香兼古色,饱餐霜雪已千年。

温泉清流:汤山之下有泉,四时皆温,不但浴之可以疗疾,临流掬水,澈底澄清,亦足以涤烦襟而释尘虑。诗曰:剧爱温泉暖气浮,邑名端合号温州。斜阳笛里沧浪曲,二脉融融镇日流。

龙潭瀑布:赫山之巅有九龙潭,峰间细流下注,涓涓不绝,一经雨后,如垂白练一条,亦瀑布之奇者也。诗曰:深潭自有老龙潜,绝顶飞泉试仰瞻。想见空山新雨后,斜垂一幅水晶帘。

洛阳梨花:城西洛阳集梨花,每当春暮,花开如雪,不下三十里,亦邑中之佳景也。考河南洛阳记,洛阳梨花时,人多携酒树下,曰为梨花洗妆。本邑洛阳集似亦因梨花得名也。诗曰:梨花本是洛阳芳,此地居然号洛阳。一路香风三十里,也应载酒洗春妆。

3.文人怀古研学游活动

旅游自古是一种文化休闲活动,以怀古、观光、研究为主。

邢台各县市历史悠久,文化丰厚,人文景观也非常多,这些景观引来当地及外人的文化前来怀古、研学和观光,从目前地方志书记载中,可以得知,明清时期的文人休闲游活动十分丰富,而且数量很大。

沙河梅花亭是自唐代以来的古景观,特别是唐相宋璟人品更是那些文人所敬抑的。较早的一首是唐代的于鹄,当时宋璟初立,来了许多宾客参与立碑之事,《金石萃编》卷九七记载说:“大历五年冬十二月,孙俨惧遗盛美,不远求蒙,以真卿天禄校文,叨太仆之下列,宪台执简,承谕德之深知。”遂乞颜真卿为撰碑。碑末署:“大历七年()壬子九月二十五日,孙俨追建。”宋俨立太尉碑时,于鹄在当地参与了饯送事宜,并写下了《饯司农宋卿立太尉碑了还江东》诗:

追立新碑日,怜君苦一身。

远移深涧石,助立故乡人。

草色荒坟绿,松阴古殿春。

平生心已遂,归去得垂纶。

梅花亭处古官道上,因梅花赋而闻名于世,千百年间,历代文人骚客还在此凭吊先贤写了许多的诗文,如唐代的刘禹锡、元稹、皮日休、宋代苏东坡、金代的周昂,元代的王恽、黄谏、朱禋,明代的宋琰、束英、归有光、方豪、高壁,清代的魏裔介、陈廷敬、袁枚、丁克懋、励宗万、王祖庚、杜灏、陈志源等等人。清乾隆十五年,皇帝乾隆巡查河南时,专门在此停留写下了《御书梅花赋跋》,还写梅一支并题诗。

皇寺是一个千年古镇,唐代之后寺院有皇帝驾临而名皇寺。嘉靖版《顺德志》:“玉泉寺,在县西北四十里,金大定年建。”清康熙版《邢台县志》寺观条下:玉泉寺“县西北四十里,在马鞍山下俗名黄(皇)寺。”玉泉夕照是邢台八景之一。明嘉靖顺德知府顾绶来此写下了:

众峰环抱见山泉,碧玉凝池翠却圆;

一派真源停冽洁,分流远丽各潺潺。

天开图画晴光照,地接边关杀气连;

胜迹应知风土厚,桑麻随处编平田。

清人王毓阳有《玉泉寺诗》一首,诗曰:

苍松白石两相依,与客攀临眺晚晖;

地迥昙云迷远嶂,林空碧叶舞禅扉。

老僧面壁浑无语,闲鸟依巢解息机;

大觉由来不住相,随绿何必慕袈衣。

自马鞍山山口入皇寺镇,这里是向西进入山西的必经之路,沿路有北尚汪村、皇寺镇、李梅花经内阳西部深山区,从诗人的诗文可以看到古道上的风景。

明代万历年间任顺德知府张延庭,曾到皇寺堡巡游,有《马鞍山寺》二首,其一首:

行春露晃入空山,远戎遥看沓霭间;

山路险如石径仄,鹤情争似野云间。

千村哭恸栖无壁,万室烟消突闭关;

为问诸天大力士,何时医得老龙悭。

在皇寺镇玉泉寺前有龙山,龙山上有碧云洞,是当地的一个名胜景点,时任顺德府兵备副使的张佳胤在此游览时,写下了《龙山碧云洞》诗:

碧空无尽白云愁,未信龙山是壮游;

双目难遮天地界,飞泉不断古今流。

幽崖神草行堪把,异代真符醉后收;

蓬萝杖头随处好,那论尘世紫萸秋。

出皇寺堡后北有雷公山,山虽然不高十分有名,因建有雷公庙而名,明清时期,顺德府官员在此祭祀,明代顺德知府顾绶有《雷公庙辨》一文,山上有银泉并建有银泉寺。张佳胤在此祭祀时,听到这里十分灵验,看到雷公山的壮观和庙宇的崇严,俯看邢州城,面对大陆泽,心潮澎湃留下有《雷公山》诗:

兹山信灵异,庙貌亦崇严;

双丸跳左右,閟宫抱巉岩。

凌厉振高策,鸿影荡重檐;

俯瞰邢州城,大陆引顾瞻。

载酒属秋序,燧色方熙恬,

心赏谅非一,飞鸟蘧西崦。

李梅花村是通往山西途中的一个村庄,村原名米花村,营建在沟岭起伏的山岗上,山岗及坡地上林木丛生,沟谷纵横,群山叠翠,自然景观优美。西北向有黑山,传为东汉末年黑山军张燕驻守的地方。村南隔韩梅花村为白马河。村东有石河发源于内丘县境,流经内丘县宁家庄至吕家洞,自黄梅花村从李梅花村东南向入韩梅花村境并汇入白马河。石河风景秀丽,沿河两岸植满了树木,平缓处曲径林溪,潺潺流水,自村南处入石溪河谷,地势起伏跌落形成峡沟,沟中布满巨石,溪谷中有石井奇观,井深一米多,激流回旋,溪水飞流而下,涌泉瀑布,时伏时现,时急时缓,碧波水天一色十分诱人。

《邢台县志》中记载有明人陈万言的诗就是游梅花村时有感而吟,诗说:

峡小疑行一线天,米花村住石溪前;

自从家与秦人隔,不种桃花只种田。

王以悟,字惺所。河南陕县东凡人。明代万历三十二年()中进士,出任邢台县令。当时邢台遭荒灾,他上报朝廷求援,设粥棚、置棉衣,救济贫民。到各村亲自检查救灾事项,还用自己俸禄,赎回穷人卖掉的妻室儿女。天启元年(),他调任山西参政,单车就道,行李简陋。后辞官回乡,隐居不仕,专门从事办学。著有《常惺惺稿》10卷,《解缚编》2卷。邢台知县王以悟经常下乡到乡村去,留有数描写邢台村庄的诗文,有写风景的,更多的是反映乡村百姓的生活现状。

他到李梅花巡视,写诗作《由巡检司山行过米家村庄》:

春寒日暮东风急,山路遥闻岭外钟;

忽忆家园何处是,不知云树几千重。

霍楼是古道旁的一个古村,有东岳天齐庙古迹,庙内原存有的一通“无字碑”,说是秦始皇时期所遗留。王以悟在诗文中没有提到这些,而是用诗来反映百姓的疾苦。诗曰:

行尽山村春气寒,可堪老幼半凋残;

愁来哪有丹青手,画取形容圣主看。

先贤村也是古道旁的村庄,王以悟曾在此散粥给村民。有诗道:

春郊古庙晚犹寒,扶老提幼归路难;

那得太仓如许栗,煮来遍为穷民餐。

一次他来到龙泉寺乡的龙泉寺,在此向贫困人家施粥,由感而发写下了《宿龙泉寺》

月景醉影共徘徊,古寺春香山杏开;

何处管弦歌舞夜,欢声不到贫富来。

前两句写的是举杯邀月,观赏着“古寺春香山杏开”的风景,突然远处的歌舞触动了王以悟惜爱百姓的心绪,体现诗者的有感而发。

王以悟任县令几年,连年的灾荒让百姓们民不聊生,啼饥号寒,卖儿鬻女。尤其是在春天青黄不接之时,贫苦尤甚。有一次他到乡间巡察住在百姓的空屋中,将看到情景用诗文记录下来,写下《魏路村宿逃民空屋》一诗:

远山寥落几家庄,反扃柴扉依短墙。

冷院疏槐集乱鸟,高窓夕月照孤床。

厨中釜去突犹黑,龛上佛存炉未香。

遥忆中原南渡后,萧条千古倍凄凉。

明代邢台有茂思村,天灾之年,王以悟在村中云寿寺赈济灾民,土地全部免税。村民为了谢恩,将村名茂思改为“悟思”,以示永世不忘王以悟的恩德。

古道西行有古镇宋家庄堡,是自内丘县、邢台县进入山西境的最大一座集镇。有一次王世贞到西山旅游时,写下《历黄榆马岭记》一文,记录了游览经走过宋家庄堡的路线:

“晨由内丘出南门”,“又数里转山”到黄寺,见“泉如济,汇为池,中有亭”,出皇寺,见“两山夹之中,流泉铿然鸣,巨石如象,黑者累累”行二十里,到米花村,从米花向西北,见高山郁郁葱葱,即为灵霄山也。过灵霄山后,山道更加狭窄。过峡谷有村庄即为宋家庄堡。

这条路经宋家庄可历马岭、黄榆岭、支锅岭等关隘,历代文人在此留下诗词文章,如唐代于鹄,宋代丁权,元代元好问,明清时期的张延庭、李攀龙、王世贞、陈万言、宋岳、束英、张佳胤、顾绶、何出光等等。

在邢台各县市区有许多人文景点让明清文人怀古游览,如邢台县仙翁山、广阳洞、龙泉寺、雷公山、米花山、观察行台;临城县柏畅城、息波亭、钓盘山、桃源洞、天台山、岭西摩崖石刻、圣井岗;内丘鹊山、圆津庵、且停寺、鹊王庙、太子岩;沙河梅花亭、苏秦亭、老君洞、莲花池、宋文贞墓、漆泉寺、广阳山、洛阳梨花、泛爱寺;柏乡古鄗旧址、光武庙、鄗厉王墓、牡丹园;隆尧尧山、唐祖陵、张耳台、任敖墓、光业寺、郭园、夫子岗、干言山;任县大陆泽、渚阳城、塔圪台;南和宋台、清泉寺、宰相茔、东湖;宁晋县古丁桥、滹沱河;巨鹿县铜马镇马武祠、三明寺、老漳河;平乡县古封州、福胜寺、时苗墓、封爵观;广宗县沙丘、普应寺、龙岗书院、清乐园;威县界桥、经城古寺、定陵、李忠愍公祠;临西县永济渠、大悲寺、净土寺、莲花池、临清渡口;清河县贝州古城、李云墓、兴隆寺、鲧堤、甘陵、廉颇墓;南宫市大风亭、普彤塔;新河县神首台、光武台、田光墓、耿纯墓、颜良、文星台等等。

明代广宗清乐园在当时十分有名。园子的主人为广宗崔崔恭,《明史》列传四十七篇有崔恭传记,记述他一生的事迹。

崔恭(—)广宗人,字克让。明代正统间进士。曾官任户部主事,历莱州知府、湖广右布政使、江西左布政使。天顺二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苏蓊诸府,兴革利病,编定均徭;与都督徐恭疏浚漕河,置功惩簿,有闻必录。成化五年()进吏部尚书,后参赞机务。致仕二年后卒于家。葬于广宗县李怀乡崔苏南村东北。

在县城内的东街有一座崔恭府第,即崔氏清乐园,当时的清乐园盛极一时,成为游览胜地。园内景致优美,环境僻静。有小桥流水,古槐凉亭,苍松翠柏,鸟语花香,点缀其间。既有嘉宾来往,又无车马喧哗,为一代高朋雅士聚会的名园佳境。曾引历代文人墨客到此瞻仰观光,即兴赋诗。

明代礼部尚书费宏在《崔尚书清乐园》诗中写道:“名园广袤带通衢,栽种成荫十载余。清昼鸟声陪笑语,暖风花气袭衣袂。长松树底安棋局,慈竹丛边舁彩舆。乐事更凭诗写出,摘来蕉叶遣儿书。”

明代诗人李时在《槐荫亭诗》中写道:“清乐园开一径斜,小亭深处阅年华。石枰棋散迎归鸟,竹几诗成见落花。地有云山常作主,门无车马不生哗。长安甲第多亭榭,郁郁槐荫更几家。”都是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清乐园的秀美风光和园主人的闲适生活。

达活泉公园旧影顺德府文庙大成殿支锅岭长城德和堂一角元代右丞相脱脱三公子周彬墓威县黄街清真寺大门古刹封峦寺清乾隆年《重修天台寺碑》清河武植墓兴固寺金刚舍利殿小南里李左车故里碑白雀庵丹朱墓内丘寒山风光隆尧碑廊八里圈清真寺临城蛤蟆桥巨鹿三明寺广宗官署正堂唐代释迦牟尼坐式石佛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