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分学段融入中小学各科教学?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学校如何考?社会机构的传统文化教育如何与学校配合……9月25日,在第五届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暨课程展评活动上,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孔子研究院、中国儿童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的一线优秀教师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学术研讨、活动汇演和课程展评。
论坛以“新使命、新格局、新思路”为主题,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举办,该院执行院长沈湘平教授和研究员程光泉分别担任上下午半场的主持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肖滔滔作总结发言。
北京师范大学康震教授为论坛致辞并题字。他指出,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对其影响无所不在,一个人只有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习下才能成长得更加健康。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进校园作过非常多的指示和指导意见,下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贯彻落实这些指导精神,提升广大师资队伍的水平。
学术分享理论思想有高度
论坛上,学者们各抒己见,探讨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战略意义、方法和价值意涵。
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教材委委员韩震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大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角度,阐释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作用及意义。
北京大学儒学研究院副院长干春松从孔子对美和善的认识切入,阐发了“尽善”与“尽美”的关系,强调“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要让学生感动和欣欣然,实现尽善与尽美的统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解析了《论语》与君子人格养成之间的关系,谈及如何把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和信念传给学生,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永续。
“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应在教材、教师、环境和教育实践等各个角度进行贯通教育,让中国人的血管里自幼流淌中华文化的血液。”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如此认为。
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明传播中心主任王文静看来,应在学生心中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整体认知图景。
《指南》落地铸魂育人有支撑
年初,教育部发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简称《指南》),明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教材的总体要求分解到中小学各学段各学科,不单独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这就为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魂育人功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传统文化进语文课程重在提质,而非增量。”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煜辉澄清了“传统文化不等于古代文化”“优秀是传统文化的成分而非标签”,并提出当务之急是找准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的重要交集,在这些交集上提质。
在“双减”背景下,随着传统文化进课程的逐步深入,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学科教学和评价之间的关系,即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以及最后怎么考的难题,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指南》研制组专家曹一鸣,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王民,北京师范大学中外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牛楠森,分别针对数学、地理、艺术课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英语教师王健、北京市通州区临河里小学语文教师王美岑、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语文老师何飞虹、山东省青岛第五十八中学高新学校教学科研中心主任姜琳、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小学教育教学主任孙瑶从任教的学科入手,讲述了各自在课堂教学和活动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实践,帮助学生丰富体验、内化品性、深化认知、升华素养。
办学实践文化播种有土壤
“学校之中,惟以成德为是”。实践证明,学校文化建设、教师培养、学生德育、家校社合作等,都离不开传统文化这一源头活水。
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中学党支部书记张福谦、福建省漳州康桥学校教研室主任郭明贵、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谦德学校校长王卓、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小学教育教学主任孙瑤等老师,结合各自学校办学特色,介绍了如何在学生心里播下传统文化的种子,使其慢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而激发校外机构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力,也是一个难题。中国儿童中心副主任王秀江分析了校外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比较优势,强调校外机构要和学校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论坛还播放了中小学传统文化活动的选播节目、历届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的简单回顾以及中小学课程展评活动参赛课程专题片。
据了解,展评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教师的热烈支持,收到了大量一线教师的论文案例,论坛上揭晓了各项获奖名单,其中的优秀论文案例将汇编出版。
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谦德学校分会场
湖南农业大学分会场
由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举办的全国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论坛创始于年,每年在孔子诞辰纪念日前后在北京国子监举行,旨在凝聚传统文化顶尖学者、教育专家和基础教育一线优秀教师,对我国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进行学术研讨、活动汇演和课程展评。
(文:南丽;来源:现代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