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乡音不改鬓毛衰。
我说:乡音不改创南北。
离开家乡河北省宁晋县那个叫做大北苏的小村庄以后,大北苏、宁晋便成为我朝思梦想的故乡。
天南地北的四川游荡,方才感悟醒悟,家乡那些土的掉渣的话儿,竟然就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声音——乡音。
月是故乡明!因为故乡,就是自己永远都回不去的那个地方。
颇感幸运的是,自己却抓住网络通讯十分发达便利的尾巴儿,创建了一个家乡的老同学群。
刹那间,远隔万水千山的乡音,开始索饶在耳畔回响。
“天天吃好吃哩,都吃续曲了。”老同学李俊梅一边在群里晒着美食,一边感慨万千。
老家的土话,听起来十分好听,表达也非常精确,但要写成文字,却总是不知道究竟怎么写。
这个“续曲”,就是厌恶、够了的意思,就像自己,因为曾经天天在景区工作,最后就审美疲劳,厌恶了旅游,用老家的话是,就是续曲了……
曾经,因为一句猛然听见的乡音,使自己泪流满面,而如今,那些离开自己25年的乡音,时刻享受着自己的耳朵。
这就要感谢这个老同学群和老同学人了,原来,同学群里乡音浓,更是一种听得见的乡愁。
因为都是从小一起流着鼻涕长大的毛根,因此,在群里说话不仅仅是无拘无束,想到哪里就说道哪里,既不用经过大脑,甚至也不必经过膝盖思考,随心所欲的聊着说着……
“十点了,插门!”王瑞敏最喜欢在连续不断说了很多遍“晚安”后说这句话。
记得一次说了插门后,又补充一句:谁再说就枪毙!
常建国同学马上发出几个闭嘴的表情包后,幽幽地说:“不说了,俺怕死……”
昨晚,刘建立同学发出一句话:我明天的干活。
因为当时已经临近12点,刘建立的意思是,他要睡了,因为明天还要干活。
“建立哥的日本话都来了……”常振轻同学马上接过话头。使群里的气氛一下子又活跃起来。
刘明记、刘增海等几个老板同学开始发红包,“现在发的是红包雨。”常建国同学幽默道。
“诶先说了,谁也不能睡,俺去洗澡了,回来还说昂……”张军伏同学的语音想在了老同学群……
老同学群貌似刚刚架起的桥梁纽带,填补了“人走一条线”的人生短板,无论什么信息,或者吃什么饭、喝什么酒、泡什么茶……随时都可视频直播。
老同学们喜欢写诗,群里便成为赏诗的平台,清明前夕,常锁军同学回家扫墓归来,写诗祭奠:
昨天回家祭双亲
坟前跪拜泪纷纷
双亲音容今犹在
阴阳相隔伤断魂
惚听双亲坟中声
屏息静气感亲音
善待自己爱生活
宽容至善待余亲
双亲音训记在心
父母安息慰儿心
常胜果老同学一首诗,也叫我心里汹涌澎湃:
昔日居所风雨淋,
门庭依旧少故人。
院内桃花渐稀疏,
又见幼果盼主人。
群里进了一个新同学,常建国马上写诗祝福:
天增岁月群增人
日日白发染双鬓
思亲思友思故人
为家为业四处奔
聚少离多网间论
何时何地再重锋
畅谈别后三十春
自己最近决定回老家,刘志勤同学出口成章:
天增岁月群增人
日日白发染双鬓
思亲思友思故人
为家为业四处奔
聚少离多网间论
何时何地再重锋
畅谈别后三十春
“想起了宁晋曾今的牌坊啊!”故乡的宣传部长商同华大哥分享《平原建城怎么建?留住乡愁如何留?》的文章时感叹道,“古树不挪,古房不拆,古牌坊不动,建城新城市的老场所,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或许,这正是乡音不改鬓毛衰,同学群里乡音浓……
(作者:张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