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驻冀西南宁晋县的日寇派一个大队、多人,配属部分炮兵和马队,向宁晋东北抗日根据地疯狂进犯,被八路军扼阻于距县城约40余里的大杨庄一带。大杨庄是一个有多户居民的大村子,鬼子进村后无恶不作,当地百姓受尽蹂躏。
为了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冀南八路军师所辖冀豫支队第二团,接受了该师刘司令员、邓政委下达的夜袭大杨庄之敌的任务。
团长孔庆德、政委李定灼回到庙在龙家庄的团部,立即召集各营、连长一起制定了夜袭方案,决定由二营营长肖永银率一营担任主攻,二营为二梯队进行策应,三营为预备队。同时,精选30多名战斗骨干,组成突击队,由二连连长蔡恒金任队长。突击队员们个个都是夜战的能手,他们每人都手拿一把大刀,并配有短枪和手榴弹等武器,同时每人左臂扎一条白毛巾。
农历腊月初七的晚上,指战员们顶着寒风、踏着夜色出发了。
尽管当时天气格外寒冷,但为了防止惊动敌人,突击队员们一律赤脚,不走道路,利用田间较松软的耕地接近敌人。与此同时,二连和三连已在村西和村北、三营在村西南都按时进入预定位置,做好了战斗准备,随时配合突击队行动。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突击队的尖刀班,这是由12名党员组成的,一营营部通信班班长刘天英和二连九班班长郭金喜任正、副班长。突击队在大杨庄群众的引导下,悄悄地摸进了日军前沿的一个炮阵地。
刘天英屏住呼吸,瞪圆双眼,仔细搜寻一遍,然后压低了嗓音对战友说:“这里是敌人的炮阵地,肯定有鬼子看着炮,大家要加倍小心。”于是,战士们倍加警觉地向前摸去。
果然,目标出现了,郭金喜首先发现一名担任警戒的鬼子身穿一件旧棉大衣,头戴一顶垂着棉帽耳的棉帽子,袖手抱着一支步枪,正倚在炮架子上打瞌睡。
就在鬼子做着美梦的时候,一名突击队员手持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只见鬼子的脑袋像掉在地上的冬瓜,在地上打了几个滚儿。
就这样,在敌人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日军的一门山炮被八路军缴获了。突击队员们心中暗自庆幸,接着便由一部分战士向外拉炮。
然而,当时正值抗战初期,八路军的装备十分简陋,许多战士还是头一次见到这种大炮。因此,战士们向外拉炮时,竟然无意中拉到了山炮的拉火绳,将炮膛里装着一发顶膛炮弹打响了!
随着“轰”的一声巨响,正在睡觉的鬼子全都被惊醒了。住在炮阵地附近一个排的鬼子,不知所措地喊着叫着从各间住房中冲了出来,突击队员们立即予以迎头痛击,一排排手榴弹投向敌群,打得敌人缩了回去。接着,突击队一起开火,并将屋子浇上煤油,投入柴草燃起熊熊大火。鬼子在屋里嗷嗷嚎叫,乱作一团。
突击队又向另一处日军住地扑去,但遭到鬼子的拼命抵抗,战斗在紧张激烈地进行着。在彼此对峙之际,团敌军工作干事王启华机智勇敢地爬到敌人对面房顶上,用日语对敌喊话:“缴枪不杀,八路军优待俘虏,”“不要替军阀送死,早日归国回到父母妻儿身边!”
喊声过后不久,有3个日本兵丢下手中的枪,从窗口爬了出来,举起双手当了俘虏。过了一会儿,鬼子的机关枪又狂叫起来,子弹像冰雹一样向房顶打来。21岁的王启华不幸中弹牺牲,鲜血染红了房顶。
悲痛、愤怒化作队员们奋勇杀敌的巨大力量。随之,复仇的火焰集中射向鬼子据守的房子,顿时屋内外火光冲天,爆炸声和鬼子的嚎叫声响成一片,一片片房顶塌落下来,一股股浓烟升腾起来,几十个鬼子全部葬身在火海中。
这时,大杨庄里的大队鬼子拼命反扑过来,企图进行增援并夺回山炮。八路军二连、三连和十一连立即投入战斗,有力地牵制了敌人,用火力掩护着突击队的进攻。
夜色茫茫,枪声愈来愈激烈。此时,乌云密布,朔风瑟瑟,一望无际的原野,飘舞着鹅毛大雪,笼罩了整个战场。惊魂未定的日本鬼子仍然像无头的苍蝇,四处乱窜。他们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打伤,有的当了俘虏。被炸伤的鬼子有的趴在土坟包上呻吟,有的躺在小河边呼爹喊娘,在寒风中挣扎。
当我军号发出撤退信号后,主攻部队迅速安全地转移了。但是,担任助攻的十一连却被敌人堵在村里。鬼子以数倍的兵力和火力将十一连包围起来。
在这危急时刻,大杨庄的民兵和乡亲们主动冒着枪林弹雨前来当向导,他们为十一连选择一个隐蔽的小路,并用挖墙打洞的办法,绕过了敌人的火力封锁,迅速安全地撤回了营地。
是役,八路军共歼灭日寇60余人,并创下了八路军挺进华北平原以来首次缴获日军山炮的战绩。对此,各种军队报刊都曾进行了报道。
年8月刘伯承曾撰文谈及师光荣传统时,特别举出大杨庄战例,他写道:“冀豫支队夜袭大杨庄,当时三百多敌人还在睡觉,全部被打溃,死者六十多人,我们夺获枪支、并缴获有大炮一门。”
日本鬼子丢了山炮后,拉着尸体,垂头丧气地溜回了宁晋县城。但是,鬼子并未善罢甘休。第二天,日寇又派出2辆坦克、8辆汽车,组成快速“扫荡”队,拼命跟在八路军后面追杀,妄图夺回失去的山炮。但穷追数日,仍空手而归。日军指挥部非常恼火,不仅将驻扎在宁晋县的日军大队长撤职,还到处贴布告、出赏银,四处寻找大炮的下落。
尽管日寇的赏银不断提高,可是不但无人告密,当地老百姓还冒着生命危险,乘鬼子疏忽之机,盗出3发炮弹,献给八路军去打击日本鬼子。
冀豫支队二团把缴获的日军山炮拉回团部后,全团官兵和驻地老百姓沸腾了。人们争相用手抚摸着这门以前从未见过的山炮,从心里都有一种不可言喻的喜悦。有的老乡从几十里以外赶来,专程来看这门山炮。他们激动地说:“有了八路军,日本鬼子就长不了。’
后来,二团先后把大炮拉到束鹿、南宫一带,每到一地就和群众一起开祝捷大会,把这件“宝贝”放在会场展览,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日热情,粉碎了日本鬼子不可战胜的“神话”。特别是当二团到达南宫时,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挺进冀南的总指挥徐向前,专门看了这门大炮,并派人给夺炮的勇士们照了一张照片,并在炮架上写着“八路军在大杨庄战斗缴获日军之山炮”16个大字。
值得人们深思的是夺回一门山炮,竟让八路军官兵和人民群众如此欢天喜地,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武器有多么简陋。然而,在武器如此简陋的情况下,八路军还能一次又一次次粉碎日军的围剿扫荡美梦,使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甚至反守为攻,让日军节节败退。这不正是八路军最值得敬佩的地方吗?
如今,这门山炮现珍藏在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向中外人士陈列展出,成为中国革命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珍贵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