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和毛主席在一起
前言
周恩来对毛主席的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无论在什么时候,他总会把毛主席放在第一位,自觉地维护党中央、毛主席的核心地位。
不管去哪儿视察,周总理的第一句话,总会说:“同志们,党中央和毛主席十分挂念你们,让我代表他,来看望大家……”
不管周总理怎么想,在全国人民的心里,周恩来总理和毛主席一样,也是十分伟大、受人尊敬的。在每一次灾难面前,人们总能看见周恩来总理忙碌的身影……
周总理:毛主席和党中央让我来看望你们
年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了大地震,许多房屋在地震中被毁,人们沉浸在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当中。
当天,当地的部队便被组织起来,立即实施了抗震救灾。晚上,许多人都住进了防震棚里。
周总理听取灾情汇报
第二天上午10点多,周总理便来到王口,进入临时搭建起来的简易棚,向工作人员询问人员伤亡情况。
看到有部队在这里实施救援,许多人都被安置妥当,周恩来总理欣慰地说:“有部队在这里,我就放心了。”
接着,周恩来总理来到打麦场上,冒着余震的危险,站在风中向大家讲话,鼓励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努力重建家园。
之后,周总理又来到地震棚里,看望了受灾群众,向大家询问吃穿用度有没有保障。见到周恩来总理后,大家都感动得哭了起来。
从地震棚里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因为时间紧急,周总理还要到其他地方去察看灾情,没来得及吃一口饭,便离开了王口。
3月9日晚21时许,周恩来总理来到灾情更重的隆尧,进行视察。
周总理视察灾区
在隆尧县委书记办公室里,周恩来总理坐在沙发上,正在听取灾情汇报,突然又发生了余震,有的墙皮开始脱落。
这时候,大家都警觉起来,劝说周总理出去躲避一下。周总理说:“大家沉住气,这个办公楼很新,不会有问题。如果连这座楼都塌了,那么老百姓的房子,就都留不下了,继续谈吧。”
会上,周总理和大家充分分析了地震情况,确定了抗震救灾的总方针。周总理对大家说,一定要站在群众中间,帮助人民克服困难,重建家园。
到了晚上23点多,会议才结束。周总理决定,第二天中午到受灾最严重的白家寨公社视察。于是,周总理连夜返回了石家庄,准备第二天的行程。
晚上,周总理吃了一点简单的饭食,便躺在床上,这一夜是那么的漫长……
3月10日,下午14时30分,三架直升机降落在白家寨的打谷场上,周总理身穿一套呢子服,从一架飞机上走下来,来到群众面前,和大家一一握了手。
周总理在白家寨对灾民讲话
为了让群众不吃风,周总理逆风站在装救灾物资的空木箱上,大声说:“同志们,乡亲们,你们遭灾了,受到很大的损失。党中央和毛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
一句简单的问候,让群众们感受到,党中央和毛主席是和大家站在一起的。群众们擦着眼泪,高呼:“共产党万岁!毛主席万岁……”
接着,周总理号召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战胜灾害,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讲完后,周总理走进村里,来到被摧毁的断壁残垣中间,查看了房屋的倒塌情况,并向受灾群众表达了慰问之意。
在一个窝棚前,周总理看到一名妇女坐在墙角,便问她家里人有没有受伤。那名妇女回答说她的丈夫被砸伤了。接着周总理问她有没有获得治疗,那名妇女哭着说队医来看过了,但她还是担心丈夫的身体,万一治不好,以后的日子都没法过了。
周总理看望受灾群众
周总理安慰她说:“你不要发愁,这里治不好去邢台,邢台治不好,就去石家庄,一定要想办法,把你丈夫治好!”
说完,周总理猫着腰走进窝棚里,看到她丈夫躺在床上,眼睛一直闭着。周总理扯起被角,把被子盖得严实一些,防止他着凉。
出了村子,周总理来到帐篷里,和当地的领导干部开会,要求他们一定要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在基本保证人民生活的基础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并要求他们把救援物资分配好,切实用在人民身上。
说着,周总理端起桌上盛水的大碗,由于余震不断,帐篷上的灰尘落到大碗里,周总理没有倒掉,而是大口地喝了下去。
周总理离开白家寨公社后,坐在直升飞机上,再也支撑不住疲惫的身体,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身边的工作人员看见后,把衣服盖到周总理身上,让他稍微休息一会儿。
周总理在查看灾区地图
3月22日下午,邢台地区再次发生了强烈地震。4月1日10时许,周总理乘坐着直升机,又一次来到地震灾区,降落在宁晋县东旺镇附近。
在这里,周总理首先慰问了参加抗震救灾的部队指战员,然后来到塌了半截的土墙上,面向一万多名受灾的群众讲话。
周总理说:“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看望你们……抗震救灾,一靠自力更生,二靠国家支援。我们是新中国人民,是社会主义农民,是有志气的,恢复生产要靠大家。麦子返青了,地该种了,干部和党员、团员要带头,把生产搞好,要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灾情越大,干劲就要越大。”
随后,周总理离开东旺镇,前往王口乡。
周总理在视察
大约11点半的时候,周总理便来到王口乡,和群众们握手问候。周总理说:“我代表党中央、毛主席来看望你们,更重要的是鼓舞你们。困难越大,干劲越大。你们要起带头作用,把生产和灾后重建搞好。”
进了村里后,周总理一边看望受灾的群众,一边向陪同的干部嘱咐,所有的窝棚要通风透光,避免潮湿。在得知了这里的小麦长势良好时,周总理十分欣慰。
来到部队和医疗队后,周总理向大家问了好,并要求大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要照顾好伤病员。
在冀县码头李公社,周恩来总理要求大家学习焦裕禄同志的志气,发愤图强,发展生产。同时要抓紧抗旱、保墒、浇麦、春播,不误农时。
下午13时许,周总理来到巨鹿县何家寨公社。来到这里时,周总理看到群众面向西北风坐着,等待他讲话。
周总理在灾区讲话
周总理转过头,问县委书记:“风沙这样大,怎么让大家迎着风沙坐呢?”县委书记说:“这样面对讲台,是为了方便您讲话。”周总理说:“简直是胡闹!这样不行啊,同志。怎么能让几千名群众迎着风听我讲话呢!”
接着,周总理指挥群众向后转,就地坐下。让风沙扑打着自己的面颊。
周总理说:“同志们,乡亲们,党中央、毛主席派我来慰问你们。你们受了灾,但情绪很好。你们要敢于向困难斗争,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大家听到周总理激情的讲话,身上都充满了斗志,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靠勤劳的双手,渡过这次灾难。
讲话结束后,周总理来到帐篷里,和70多名基层干部、群众代表举行座谈,鼓励大家要带好头,和群众一起渡过困难。
周总理在灾区作指示
当县委书记谈到要用3年时间恢复农村的生产时,周总理和大家一起商议了发展生产的规划,周总理强调,要多打井,多植树,平整土地,多利用农家肥。
周总理向干部们强调,凡事要多和群众商量,抓典型,多表扬抗震救灾中表现优秀的先进人物。
离开时,周总理登上直升机,向大家频频挥手,说:“乡亲们,大家一定要把生产搞好,把我们的日子过好。过几年,我还要来看望大家!”
15时许,周总理来到宁晋县耿庄桥公社。
周总理刚从直升机上下来,就发生了余震。冒着余震的危险,周总理站在一辆卡车上,对群众说:“从邢家湾到耿庄桥,是这次地震的中心,损失要大些。在抗日战争中,你们和日本鬼子作过坚决的斗争,我相信,这次一定也能战胜地下的‘敌人’。我来之前,毛主席说‘人民自有回天力’!你们要学愚公移山,就一定能战胜地震带来的困难,发展生产,重建家园!”
看到一心为民的周总理,在邢台地震后,穿梭土地上的身影,这里的人们,都感觉非常温暖。
“灾难是无情的,但是人间有大爱。”这便是他们此时的想法。
周总理看望受灾的人民
每一次的灾难过后,都能看到周总理出现在现场。而每一次在现场,周总理总会说的一句话,就是党中央、毛主席让我来看望大家。在他老人家的心里,一直自觉地维护着党中央和毛主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一句话:“只要群众安居乐业,我就放心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建国后,随着国力的恢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大家的居住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周总理却不让修一修自己的家。
有一次,周总理的弟弟想要回家修缮一下家里的老房子,并表示这个钱自己掏,周总理都没有答应。
周总理:让他们去看毛主席故居
周总理家的房子,位于淮安县城的驸马巷和局巷相接的地方,院子由东西相连的两个院落组成。
周总理故居
东边的院子大门朝东,紧邻驸马巷,有三进13间。第三进的三间便是周总理出生和幼年生活过的地方;第二进西间北屋和拐角处的三间东屋,是周总理读书时所用的房子。
西边的院子,大门向南开,面临局巷,有三进19间。第三进堂屋前的两间小屋,是周总理过继母亲生活的地方。幼年时,周总理过继后,便是在这里生活。
这个院子,是周恩来总理的祖父当县官时和他的二哥合买的。之后,全家便定居在这里。在这里,周总理生活了足足9年。他深深地爱着这块土地和生活在上面的劳苦大众。
在解放初期,淮安县委认为这是周恩来总理诞生和生活过的地方,很有革命教育意义,便把这里即将倒塌的房屋,进行了简单的修缮。
年,周总理从他的侄儿尔辉的信中,知道了淮安县委修缮房子的事情,还特意写信制止今后再修,并把这次修缮的费用,从自己的工资中省出来,寄给当地政府。
年,周总理的八婶母来看他。在回去的时候,特意交代护送八婶母回去的警卫员:让县委把他的故居处理掉。
周总理和毛主席在一起
周总理让人把故居处理掉,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护毛主席,增加毛主席在人民心中的分量。
接到警卫员转来的周总理的意见后,县委的有关领导经过认真考虑,最终决定,还是把周总理的故居保留下来,并对年久失修即将倒塌的西院里的三间堂屋,进行了较大程度的维修。
后来,这件事情传到周总理的耳朵里,让他很不高兴。这件事,让去北京公干的淮安副县长王汝祥,挨了周总理的批评。
见到王汝祥时,周总理问:“听说你们把我家的那所房子修了?这样很不好,我不是给你们写过信,不让你们修吗?”
王汝祥说:“是修了,但不是以您的名义修的。尔萃不是军人吗?我们是按照顾军属的惯例处理的。”
周总理听后,对王汝祥的话并不认可,摇着头说:“我的房子不能修,要是坏了,就干脆拆掉,拆下来的砖头和木料可以盖工厂时用,我有权这样处理嘛!”
说完,周总理特意写了一封信,让王汝祥给县委带回去,信中说:
“……我提出两个请求:一是千万不要再拿这所房子作为纪念,引人参观……二是如公家无别种需要,最好不要使原住这所房子的住户迁移。后一个请求,你们斟酌办,前一个请求,无论如何,要求你们答应。否则,我将不断写信请求,直到你们答应为止。”
年,在周总理接见淮安县委的刘秉衡时,再次提到这件事情。周总理严肃地说:“上次王汝祥来,我叫他回去把我的房子处理掉,他‘骗’了我,到现在都没有处理,是不是?”
刘秉衡知道周总理的意思,在他心里,也不同意把周总理的房子处理掉,所以做了很多解释,并说毛主席的故居就保留下来了,让人们去参观。
周总理听后,认真地说:“我的房子一定要处理掉,绝对不能和毛主席的旧居相比!”
第二天,周总理的爱人邓颖超,特意找到刘秉衡,说是周总理多次说,要把自己的旧居拆掉,不能和毛主席的旧居比。如果实在不拆,也可以用作幼儿园、图书馆,或者干脆让老百姓去住,不能那样空着,让人参观。邓颖超表示,自己也赞同周总理的话。
周总理和爱人邓颖超在一起
为了说服刘秉衡,邓颖超说:“总理是中央领导人之一,你是党员,他的正确意见,你们应该听嘛!”
邓颖超的话,让刘秉衡没了主意,作为党员,他确实应该听党的话。但是作为老百姓,也完全有理由要求保留周总理的旧居。
刘秉衡回去后,只好把周总理的意思向县委做了汇报。经过慎重研究,县委决定把周总理诞生和生活过的东院作为县委学习室和儿童图书馆,西院让群众去住。
办完后,县委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详细汇报了对周总理故居的处理情况。周总理看到信后,对县委的做法表示满意,还特意让人回信感谢县委。
第二年8月,在见到侄媳孙桂云的时候,周总理向她详细询问了旧居的处理情况。侄媳说尽管做了处理,但还是不断有人来参观。
周恩来、邓颖超与亲属合影
听了侄媳的话,周总理思考后,对孙桂云说:“还是拆掉好,拆了可以盖工厂,也可以盖学校嘛!另外,你们不要讲这是我住过的房子,也要转告邻居们,让他们也不要讲。”
为了谢绝参观,在局巷周总理旧居的大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书:“私人住宅,谢绝参观!”
这么说也不能算错,因为此时这个院子里居住的,确实是普通老百姓。
虽然说没有人特意让人来参观周总理旧居,但是来参观的人依然越来越多,络绎不绝。这个情况被周总理知道后,他决定必须要通过行政手段,要彻底把这个问题解决掉。
年11月,周总理让国务院办公厅的一位同志,给淮安县委打电话,说是总理接到反映,有人想要修房子,开放让人参观,并动员居住在旧居里的老百姓搬家。
周总理在看文件
县委接到指示后,立即前往周总理的旧居了解情况。尔辉告诉县委的同志,没有人动员居民们搬家,也没有修过房子,那些来这里参观的人,也都被谢绝了。
很快,县委就把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向国务院办公厅做了汇报。
几天后,国务院办公厅再次打来电话,向县委传达了周总理的三条指示:
一、不要让人去参观;二、不准动员住在这里面的居民搬家;三、房子坏了不准维修。
在收到国务院办公厅传达的周总理指示后,县委当即对总理的指示做了专题研究,并作出三项决定:
一、不动员住在这里面的居民搬家;二、不维修房屋;三、县委在干部会上动员大家不组织、不带人们去参观。
很快,县委把这三条决定,向国务院办公厅做了汇报。
月底,县委再次接到了国务院办公厅打来的电话,说总理对县委的决定很满意,以后要派人检查落实情况。
周恩来和亲友合照
年8月,在见到侄媳孙桂云时,周总理询问了县委三条决定的执行情况。对此,孙桂云回答说都执行了,但是外地人想方设法找上门来,实在是没有办法。
周总理再次想到了拆房子,便以询问的口吻说:“把房子拆了,你们半个地方住,你看行吗?”
邓颖超接着周总理的话,说:“拆迁吧,我们给钱。”孙桂云说:“拆迁不好说,这个事情要政府批准,我们自己没法决定。”周总理认为孙桂云说得对,便点了点头,看了看地上。
过了一会儿,周总理抬起头来,对孙桂云说:“你们要劝说来参观的群众,让他们到韶山去,瞻仰毛主席的旧居。”
孙桂云听了,明白了周总理的意思,点了点头。
回去后,孙桂云向家里人转达了伯伯周总理的意见,在家里从来不挂周总理的照片,只挂着毛主席像。就连自己家里的生活合影,也被他们收了起来。
就算在旧居这么一个小问题的处理上,周总理也总是把毛主席放在第一位,维护着毛主席的领袖地位。
周总理和毛主席在一起
这就是周总理!新中国有这样的总理,国必兴,人必旺!
话说回来,幸亏当时周总理的旧居没有被拆掉,否则,人想要怀念周总理,教育子孙后代,也就少了这么一个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