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吃饸饹的时候,我18岁,虽说当时的饸饹两毛五分钱一碗,但还是享受了免费的优惠。
因为,那个时候的自己属于文学青年,在宁晋县城的一次文学座谈会上,遇见一个笔友,“走吧,我请你去西关吃饸饹,我姨姨家的表哥开的。”同样是文学青年的笔友说。
于是,我便记住了“以荞麦面为主,配上肉码和料汤,”吃起来别有风味的饸饹。
前年,和学生王莹莹同学一起回到老家的,邻家女孩执意请客:你说,你想吃什么呢?
“我想吃饸饹,因为在全国各地,都没有尝到西关饸饹那种特有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我的家乡的味道。”我毫不犹豫地说。
刚刚来到西关饸饹锅坐下,县委的兄弟马上打来等我,我马上过来,陪哥哥一起吃饸饹。
王莹莹同学第一次看见饸饹,开心的拍着照片,“老师,这就是你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呀!”
这次回家,我还是不能忘记这碗汤鲜味美的饸饹。于是,和朋友一起来到这里,却缘遇了西关饸饹锅掌门人申换彩。
“张老师,你很难回一趟家,绝对不能收钱呀,因为这就是我们的家呀!”
一股幸福的暖流,顷刻充满心间:“你说,从你们家两毛五分钱一碗到今天,我都是享受免费的呀。”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就是这位精明强干的申换彩,却把这一碗饸饹做大做强,不但成为“宁晋一绝,河北名吃”,还入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朋友告诉我:“西关饸饹开办于大清朝的光绪十八年(年)的宁晋“西关饸饹锅”,历经两个甲子,经过四代人的传承和延续,越办越旺,靠的是实诚。经过百年的变迁与发展,“西关饸饹锅”久盛不衰,表面看百年一店是商业现象,其内涵在于体现出历史文化的传宗接代,传递的是文化元素。”
做为宁晋县女企业家协会会长的申换彩,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安置下岗就业人员余名,救助贫困儿童余人,捐助资金20余万元,荣获全国最美家庭。
我双手端起面前的饸饹,只轻轻的喝了一口汤,那种特有的鲜美独特味道,立刻沁入心扉……
一个女人,把一碗饸饹做成事业;一个女人,把一碗饸饹做成人生;一个女人,把一碗饸饹做成家乡味道:“面光滑有劲,汤味美鲜香,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劲道爽口、香色浓郁”。
吃在嘴里,不仅仅是美在心里回味无穷,更是我悠悠岁月里的故乡情……
(作者:张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