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滹沱河有关旧城: 据《束鹿县志》记载:唐天宝十五年,明皇以安禄山反,改饶阳之鹿城为束鹿,即城于此。自唐至明,这里皆为束鹿之县治。明天启二年(公元年),滹沱河决晋州涅盘村入境内,由南位伯东注,冲破南堤,淹没城池,县治即此迁往新城。从此,此地乃称旧城,沿用至今。
图片来源于网络新城: 新城原为束鹿旧县城,据县志记载:天启二年(公元年)六月二十三日,滹沱河水自晋州境内涅盘村决口束鹿境内,由南位伯、北小陈、军齐村、董保村、大过村、田家庄冲破旧城南堤,淹没时束鹿县城旧城。县署迁今新城址,将新圈头、河上集、小西天等地居民用围墙圈成一庄,遂称新城。 新垒头: 相传唐时此村名为“唐尹集”,后改为“唐尹店”。村民均系唐玄宗命名而成,时该村地势低洼,紧靠滹沱河,村民时遭水患。后将此村南移,垒建在一个名“老龙头”的土丘上,故命村名为新垒头,沿用至今。
王口: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此村即名王口。相传滹沱河曾流经此地,附近村民在此打渔晾网,后陆续有人迁此定居,遂成村落,名“晾网口”。后改“网”为“王”,简称王口,沿用至今。 一间房: 相传早年此地即为一村,明时滹沱河水患,房倒屋塌,仅留下一间小庙,后恢复村庄,遂称一间房,沿用至今。 河庄: 据传,该村过去因紧靠滹沱河岸,因而取名河庄。清乾隆时分为南河庄、北河庄,光绪时两村合并,取名河庄,沿用至今。 散思台: 相传明天启二年(公元年)该村原名雷家井,位于今村街心高地,时与毕家庄相邻。后滹沱河水患冲散两村居民,人们苦于水灾,都思念着村中那块高地,水退后两村居民重来定居,建为一村,遂名散思台。 满家湾: 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年),满氏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庄,时因村址临滹沱河,故名满家湾。
图片来源于网络东小王、西小王: 相传汉萧王刘秀走国时,曾屯兵于此,故名萧王村。后改“萧”为“小”,即称小王村。清乾隆年间(公元年—年),因滹沱河水患将此冲为东西两部,各按其方位称为东小王、西小王。 漫河头: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年)此村即名漫河头。相传因故村址东有河经过,河水常常漫出河道,故名漫河头。 郭西: 相传明时该村名兴隆镇,后被滹沱河水淹没,又于旧镇城郭之西建村,遂称郭西。
文朗口: 相传宋金之时,建村于滹沱河口,名温浪口(意指平息大浪)。清康熙时(公元—年)改称温朗口。光绪后本村名人谢迈度改“温”为“文”(意在多出文人才)。故称文朗口。 雷家庄: 相传明末滹沱河由此经过,宁晋县香亭村雷姓经常来此打渔,后定居建村,以姓氏命村名雷家庄。
二、与山西洪洞县移民有关小辛庄: 相传明永乐二年(公元年)张、王、刘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称“三姓庄”。后迁来赵姓,改“三姓庄”为“新庄”,清同治年间(公元年——年)改“新”为“辛”,因当时户少村少,故称小辛庄。 田家庄: 相传明永乐年间,有田、白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因田姓居多,遂称田家庄,沿用至今。 马吕: 据传,明永乐年间(公元—年)有马、吕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遂以姓氏命名为马吕。清乾隆(公元—年)分为两村,称东、西马吕。光绪后合并,仍称为马吕。
王家庄: 据传,明天启年间(公元—年)有王姓兄弟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遂以姓氏命名为王家庄。周家营: 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年)有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故名周家营。 贾辛庄: 相传永乐年间(公元—年)有贾辛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占产立庄,遂以姓氏命村名为贾辛庄。 仨树: 相传明成祖年间(公元—年),有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村址有三棵树,故名三树。光绪后演变为仨树。
图片来源于网络东石庄、西石庄: 相传明永乐年间(公元—年)有石姓兄弟二人由山西洞洪县迁此占产各立一庄,两村按其方位为东石庄、西石庄。 其它相类似的如:尚家庄、周家庄、郭永庄(原名郭家庄)、袁家庄、耿家庄、南王庄、马家庄、杨庄(杨家庄)。
三、与当地名人有关位伯: 原名北位伯。相传战国时,晋文公大将智尧封为伯(古代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俸食于此。因南有南位伯,故称该村为北位伯。清光绪(公元年)时去掉“北”字,称为位伯,沿用至今。 南智丘: 据《束鹿县志》记载,战国时大将智伯葬于此地。因村建于智伯墓南,故名南智丘。清光绪时改为南智伯,后又改南智丘,沿用至今。
范家庄: 据束鹿县志载,元代耿恭死后葬于此地,有姓范者为之守坟,后定居建村,遂称范家庄。 石碑: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年)此村即名石碑。因该村北临元左丞耿焕姓氏墓碑,故此得名。(现墓碑尚存)
四、与金宋交兵相关军齐: 相传金宋交兵时,宋军曾在此集凑齐。后有人从山西、河南等地迁此建村,遂取名军齐。清康熙时,更名为军西,光绪时又改为军齐,沿用至今。 马章、李章、孟章、刘章: 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即为一村。因宋兵曾在此扎过营帐,该村又位于营帐之北,故更名为北帐。后改“帐”为“章”。年按村内马、李、孟、刘四条街,各分建为村,按村姓氏多少,分别命名为马章、李章、孟章、刘章。
等报: 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即为一村,宋兵在军齐集结凑齐后,曾在此等探马回报,故名等报。清康熙时(公元—年)改为董保,光绪后(公元)又改为等报。 东大陈、西大陈: 相传古时此地即为两村,金宋交兵时,曾在此设一大阵,因两村分别位于该阵东西,故更名为东大阵、西大阵,后改“阵”为“陈”。遂称东大陈、西大陈。 北大过、南大过: 相传宋时此地即为一村。金宋交兵时,常大批兵马经过,遂改为大过。后在水灾部分户南迁,建南大过。此村按方位改称北大过。光绪时(公元—年)南北大过合称大过。后又分开。 马兰: 据传,金宋交兵时,有一马姓在此圈地养马,人称马郎。立村后称为马郎村。后演变为马兰。
东良马、西良马: 相传金宋交兵时,此地为一兵马营,经常有大量马匹在此放牧训练,向各地输送良马,故称良马场,后成村落,称“良马村”,元时分建两村,按方位分别称为东良马、西良马。 六郎营: 据束鹿县志记载:“六郎营相传宋将杨琼行六,尝屯兵于此。”故此而得名。 留双营: 相传金宋交兵时,曾在此留下两个营盘,故名留双营。 大营: 相传唐时此村名桂林乡。金宋交兵时,宋兵屯军于此,扎大营,遂改名大营。 四七营: 相传金宋交兵时,该地驻宋兵二十八营,后该地建村,称二十八营。明永乐年间(公元—年)改为四七营。(四七即二十八)。
五、与汉光武帝刘秀有关和睦井: 相传汉时这里是一个十几户的小村,刘秀走国至此,井里蛤蟆很多,欲饮战马而不成。从此更名为蛤蟆井。由于这里是古县城到保定的必经之路,过往客人很多,许多来此投宿定居。大家和睦相处,被誉为“和睦乡里”,遂改“蛤蟆”为“和睦”,称为和睦井。 东柳科、西柳科: 相传刘秀走国被追曾藏在此处柳棵里(柳丛中),后在柳棵东西各建一村,故称东柳棵、西柳棵。后演变为东柳科、西柳科。 抬头村: 相传汉时刘秀走国至此,见前面有一城池(安国城),勒马止步,抬头观望。故有抬头望古城之说,故名抬头。
红旗营: 相传汉时即有此村,刘秀走国在此屯兵,因在半夜起营,故更名为黑起营,后按谐音改为黑旗营。年人民公社化时,将黑旗营改为红旗营。 石槽李家庄: 相传早年此地有一石槽,水满鱼现,水干鱼去,人皆奇之。汉刘秀走国至此,曾用此石槽饮马,后建村落。因李姓居多,遂称石槽李家庄。 撒马营: 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至此,因被追赶,萨马逃跑,遂更名为萨马营。 孤马营: 相传汉时此地即有一村,刘秀走国时途经此地,独剩一匹战马,遂得名孤马营。 都大营: 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在此堵挡了一阵追兵,故名堵挡营。清康熙时(公元—年)演变为都当营,光绪(公元年)后又改为都大营。
试炮营: 相传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在王庄营安装抛石土炮,到此村试炮,遂更名为试炮营。
图片来源于网络王庄营: 相传汉时此地即有一村。刘秀走国时,在此安装抛石土炮,遂称王庄营,后改“装”为“庄”,称王庄营。 草帽庄: 相传西汉时此地即为一村。刘秀走国时,将草帽丢于此处,后为其走国留名,该村遂名草帽庄。 伴当营: 相传西汉时此地为一村。刘秀走国时,骑马至此,马被绊倒,遂称绊马营。清康熙时(公元—年)改为半当营。光绪后(公元年)改“半”为“伴”,称伴当营。 倾井: 康熙《束鹿县志》记载:“相传后汉光武帝次河北,过此,三军渴甚,无汲具。光武命军士以手搬之。井忽倾欹,泉水溢出,至今砖瓦倾斜,如隧道然。”故名倾井。 东谢村、西谢村: 相传汉时此地有东西两村,刘秀走国至此,两村百姓招待甚善,刘秀连声道谢,各村按其方位称为东谢村、西谢村。
六、其它有趣的地名来历仁慈: 据《束鹿县志》记载,此村原名为“不打寨”。相传明时一新任县官,到此查看陈案,发现这村从未有杀人放火之事,遂改村名为仁慈。表示村民慈善、仁义。
东朗月、西朗月: 据束鹿县志记载,清康熙时(公元——)年此村名狼穴,因“有数狼在东西两处籍草为穴,故名狼穴,两村按方位称东狼穴和西狼穴,清嘉庆时(公元——年)雅化为东朗月、西朗月。 辛集市各村镇的名头来源起始大都来源于宋金交战、安禄山时期居多。也有包含了刘秀走麦城时候的一些文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