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的地震预报喜悦和阵痛并随

地震预报是向社会公告可能发生的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范围等信息的政府行为,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

年邢台地震后,我国开启了地震预报的探索历程。

▍邢台地震:我国地震预报的开端

年3月8日凌晨,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发生6.8级强烈地震。接着3月22日,在宁晋县再次发生7.2级大震。两次地震中共有人丧生,人受伤。

周恩来总理三次视察地震灾区,并向科学工作者发出了“希望在你们这一代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号召。

全国约有54个科研单位,余名科技人员来到邢台震区,利用各自的学科优势,在尚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开展地震预报探索。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震区群众纷纷建立以地下水和动物为主要观察对象的测报点,参加观察活动的不仅有农民,还有干部和中小学师生,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的业余测报队伍,这就是我国地震群测群防工作的伊始。

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由此在地震废墟上起飞。

▍70年代:大规模探索

70年代,地震预报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个阶段震前波速比等观测资料变化增强了人们的信心,提出了相应的地震孕育模式。

尤其对年海城7.3级地震的预报成功,极大地鼓舞着我国地震工作者攻克地震预报难关的信心。

这在我国第一次,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预报成功的地震。

然而,正当我国地震工作者为海城地震预报成功而欢心鼓舞之时,年唐山大地震的发生,使人们从辉煌的顶峰一下又跌落到了黑洞洞的深渊。

经过科学总结与反思,他们较为清醒地认识到,地震前兆变化是多样的和复杂的。某些观测资料的异常变化与地震之间无必然的联系,地区的不同,地震类型的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况,甚至在同一地区不同地震所造成的观测资料变化也是截然不同。

这种情况促使地震工作者对地震预报研究与实践进行重新评估,充分估计地震预报所面临的困难,从多方面探索地震预报的途径。

▍80年代至今:“长、中、短、临”工作思路

80年代到现在是地震预报的第三个阶段,主要是部署先进的地震观测系统与相应的分析处理系统,使得地震台网监测工作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提高了观测的精度,丰富了观测信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传递和共享,在地震的速报及分析预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在预期可能发生强震地区,加强布设高密度高灵敏度的地震观测台网,加强震情短临跟踪工作,强化地震观测与分析,进行地震预报实验。

在取得大量现场震例和实际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对孕震过程和地震前兆的深入研究,逐步发展带有中国特色的地震预报方式,形成了“长、中、短、临”的阶段性渐进式地震预报科学思路和工作程序。

其中长期预报是数年至一、二十年的地震形势预测;中期预报是1年至数年内地震危险区及其地震强度预测;短期预报是震前半个月至数月的地震预报;临震预报则是几天至十几天的地震预报。

我国探索总结出长、中、短、临渐进式

地震预报工作思路

尽管地震科技人员为地震预报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成功的预报了一些地震,但地震孕育过程极其复杂,使地震预报目前仍处于经验性预报的探索阶段,仍是世界性科学难题,这需要我们一代代的地震工作者们为之奋斗,使地震对人类的危害降低到最低。

资料参考:《邢台地震与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展》张国民,李志雄,杨林章;《地震预报研究的发展展望》张国民,尹京苑;河南防震减灾--《地震预报那些事儿︱我国的地震预报》。

来源:济震微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