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油印版的《癞蛤蟆》,文章里有我许多的回忆……”家乡河北宁晋的一个朋友留言道。
最近,写了一篇《中国工笔画第一镇——河渠》的小文,文中提起了我的美术老师李青海以及癞蛤蟆农民文学社。
一个叫做“我是裴”的网友留言感慨:李青海是我初中的美术老师。我看过油印版的《癞蛤蟆》,里面有刘文国老师说过的几句话,我至今还记得:当你看别人不顺眼的时候,也许是你的眼睛出了毛病;说别人小气的人,证明他没有占到便宜”。
人的一生都说很短,但过程却十分漫长。可是,能给我们这一辈子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很多……
就像我的故乡河北宁晋大北苏村,那棵多年的大槐树,村南那座蓝砖窑,村西口的沙疙瘩,村东口的大水坑,还有村西南水库里的试验站……统统变成我儿时的梦呓。
然而,这本油印的《癞蛤蟆》,却让自己刻骨铭心,成为很多的人美好回忆。
家乡著名作家、宁晋县文联主席艾志明在《寻梦丹青》一文中,这样记载着:在宁晋县晶龙博物馆的乡土陈列室里,珍藏着几本油印的《癞蛤蟆》杂志,粗糙而发黄的封面上,一只瞪着圆鼓鼓大眼睛的癞蛤蟆,以它独有的粗狂的歌喉,仿佛在引颈高歌。看那架势,俨然想从套红的纸页中跳出来,加入诗人们合唱的行列……
这油印的《癞蛤蟆》,就是上个世纪的年,我的班主任老师刘振民,以及文学爱好者刘文国、邢银波等创办的癞蛤蟆农民文学社的社刊。
那个时候,或许自己还属于懵懂无知的青春少年,所以便不知天高地厚提笔写起了诗,没有想到,时光经过三十多年后的今天,还有同学当着我的面随口就背出了我当年写的那些所谓的诗:“骑骑自行车,转转电影院,点上一支香烟,喷出几个烟圈”……
这首诗,应该是自己第一次失恋后所写,但能流传到现在,必须感谢油印的《癞蛤蟆》。
遗憾的是,前一段时间回老家,还专门去了宁晋县晶龙博物馆,并和自己同姓的馆长拍照留念。但当时却不知道里面珍藏着自己的一个梦——《癞蛤蟆》。
时光荏苒爱不变。其实,自己当年写的很多诗歌或者文章,早已再也看不见,虽然还有朋友可以背出来,但自己早已忘记。
唯一还能完整记住的,只有一首叫做《吸烟》的小诗:
点燃成熟
点燃沉思
吸进悠悠的岁月
喷出圈圈的无知
我把年龄夹在手指
让烟熏黄幼稚
(作者:张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