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晋县河渠工笔绘就富民产业链

燕赵春光秀,宁晋画韵浓。河渠工笔画以技法独特、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工笔画之乡”。河渠工笔画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作品销往全国各地及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市场,已成为宁晋县一大特色的富民产业。

年河渠镇被中国工笔画学会命名为“中国工笔画之乡”,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位于邢台市宁晋县“西大门”,省道穿境而过,与柏乡、赵县、隆尧三县接壤。褚家庄村作为河渠工笔画产业龙头村,现有画室30余家,工笔画从业人员余人,这一产业带动了全村村民走上了致富道路。

小镇旅游特色多样化

走进河渠镇褚家庄村,一排排青瓦白墙映入眼帘,墙上悬挂着一幅幅生动唯美的工笔画作品,惟妙惟肖,刹那间便被一股浓厚的艺术气息所包围……10年来,小镇共培养出10名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多幅作品荣获国家金奖和特别奖,多人依托工笔画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县政协副主席赵辉说。

“河渠工笔画小镇”依托褚家庄村、薛家庄村及艺术区建设打造,是集产学研、游乐购于一体的文化特色小镇。

河渠“艺术区”是工笔画展示、创作、交流和交易的平台。升级修复后的小镇,集工笔画综合培训基地、工笔画综合展厅、工笔画体验馆、工笔画文化小巷、中国颜色特色长廊等旅游景观为一体。除此之外,还有“特色产品展销厅”销售宁晋特色产品,如高中低端工笔画、童泰童装、华威食品、泥坑白酒、河渠小米、宁晋雪梨等当地特产,实现了当地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小画笔“绘”就美好生活

放下锄头,拿起画笔,农民当起了工笔画画家——在宁晋县已经成了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在这里,创作工笔画的多数都是土生土长的河渠人,他们通过潜心钻研、刻苦临摹,精心创作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如今过上了美好富裕的生活。

朱占雲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创作清新秀丽、色彩明快,融入了很多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在工笔画创作中属于不可多得的艺术人才。“我从小就喜欢画画,觉得画画是件很神奇的事儿,学习工笔画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壹云画室创始人朱占雲说,年她开始创办个人工作室,先后培养了众多优秀工笔画人才。从最初的爱好到做成一番事业,多年来,也付出许多艰辛和努力,但她从不后悔多年的坚持。她认为从事工笔画绘画创作是一种享受,不仅可以提升自我修养、净化心灵,同时实现了可观的收入。

在工笔画画家当中,除了残疾人,还有留守妇女和退伍军人,他们一个个通过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自我价值。“跟我学工笔画的学徒中,有许多残疾人,他们通过工笔画获得了稳定的收入”。宁晋县褚家庄村农民、工笔画画家赵艳飞介绍说,徒弟孙龙盼是个聋哑人,由于沟通困难,所以学习周期比较长,但是孙龙盼从未放弃过,通过4年的艰苦学习,现在他的绘画作品已取得不错的收益。通过孙龙盼的事迹,赵艳飞计划招收更多的聋哑人,在孙龙盼辅助指导下,帮助更多残疾人和不耽误接送孙子上学、做饭的留守妇女创业增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赵燕飞画室就培养了退伍军人2人、残疾人22人、留守妇女80多人,随着河渠工笔画产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工作落实。

豪情满怀写“春秋”

河渠工笔画经过多年发展,从无到有,这一产业良好的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近日,宁晋县河渠镇按照县政协统一部署,在村史村志编纂方面也走到了全县的前列。

村史村志编纂是深入挖掘农村历史文化内容,彰显特色文化、教化凝聚群众、淳华良好民风、讲好家乡故事的一项千秋万代的民心工程,目前作是宁晋县委、县政府重要工作之一。漳北村荆进生主编说“通知传达后,各村群众乡贤积极响应、热情高涨”。“这项工作开展以来,河渠镇各村迅速成立专班,全民参与,全村百姓提供资料素材,积极助力村史村志编写。各村的政协委员、村内企业、志愿服务和义务编委等各类群体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不怕麻烦、不怕辛苦,搜集整理资料,经常加班加点,有力地促进了村史村志的高质量编纂。”宁晋县河渠镇镇长陈庐天说。村史村志的编纂对增强文化自信、实现宁晋高质量赶超发展树立了榜样。

(燕都融媒体王海鹰韩景通讯员孟琴锋王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4158.html